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寿方隐君方本新安世族今为临清人》
《寿方隐君方本新安世族今为临清人》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豪宕乡井高门水头

太和庄叟马,生事计然舟。

齿发难老琴觞好游

陶然天地内,得性春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齿发(chǐ fà)的意思:指牙齿长出来,比喻年龄小,年轻有为。

春秋(chūn qiū)的意思:指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更迭。

得性(de xìng)的意思:指某种性格、习性、能力等与生俱来或长期养成的特点。

高门(gāo mén)的意思:指高门阀贵族家庭,也泛指高高在上的权贵阶层。

豪宕(háo dàng)的意思:形容气势磅礴,宏伟壮丽。

好游(hǎo yóu)的意思:指人生活悠闲、无忧无虑,没有烦恼。

门卫(mén wèi)的意思:门卫指的是守卫门户的人,也可以用来比喻守护、保卫某种事物或地方。

难老(nán lǎo)的意思:形容容易老去或者难以保持年轻。

琴觞(qín shāng)的意思:指酒宴上的音乐和酒杯,代表欢乐和快乐的场景。

生事(shēng shì)的意思:指无故引起麻烦、争端或纠纷。

事计(shì jì)的意思:指事情的计划和安排。

水头(shuǐ tóu)的意思:水流的起点,也指事物的源头或起始阶段。

太和(tài hé)的意思:指和谐、和平、统一的状态。

陶然(táo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愉快、满足的样子。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卫水(wèi shuǐ)的意思:指保卫水源,保护水资源的意思。

乡井(xiāng jǐng)的意思:指乡间的井,比喻小地方的环境、氛围或局限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方隐君的男子,他豪迈地离开家乡,选择在临清这样一个地方生活。他的住所位于水边,周围环境显得既宁静又充满生机。诗中提到的“太和庄叟马”可能是指他追求的闲适生活,如同庄子般自由自在,与自然和谐共处。“生事计然舟”则暗示了他在生活中善于谋略,如同古代的计然一般,能够灵活应对各种情况。

“齿发占难老”,这句话表达了方隐君对岁月的态度,似乎他并不惧怕时间的流逝,而是以一种超然的心态看待衰老。“琴觞惬好游”则描绘了他喜欢在琴声与美酒的陪伴下享受生活的乐趣,这样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雅致。

最后,“陶然天地内,得性阅春秋”这两句诗,表达了方隐君在大自然中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他的性格在四季的更迭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方隐君独特的生活哲学和人生观,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在。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讯黄乙山於寿宁寺

客中听雨况僧寮,尽日无人访寂寥。
一枕秋声供痛快,隔窗风里有芭蕉。

(0)

寄题灵川簿庙存爱堂二首

一命如何解济人,细看存字最精神。
莫专红上求明爱,胸次浑涵不尽春。

(0)

古香亭

矮屋簷前老桂丛,清阴破广寒宫。
谁知万古香无价,藏在黄金一粟中。

(0)

初秋白云道院

间来汲水浸菖蒲,净洗尘埃半点无。
濯得老根如法瘦,养教矮叶十分臞。

(0)

别诗人余叔云

万柳堤边住,挑云过艾东。
未应为计左,轻去犯诗穷。
双屐江湖上,清名宇宙中。
折梅作行供,香已破椒红。

(0)

为彭蠡湖

客子扁舟故里还,烟收雨霁出芦湾。
浮天浴日重湖水,镇浪回风四望山。
远树离离飞鸟外,征帆点点断云间。
渔翁活计一篷底,爱汝白鸥相似闲。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冯子振 周昂 钱惟演 何逊 王绩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