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客春还邺,崔渠遂盛传。
水溶漳岸日,草碧魏城天。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春日寄题崔学士后渠书屋七首(其三)》描绘了春天归来的景象,鲍客归来,崔氏家族的书屋也热闹起来。诗人通过“水溶漳岸日”和“草碧魏城天”的生动描绘,展现出春水潺潺、绿草如茵的优美环境。接着,“径竹竿竿秀,汀花朵朵鲜”进一步刻画了书屋周边竹林挺拔、水边花朵娇艳的春景,给人以清新自然之感。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景色赞美,而是借“但无醒酒石,物物胜平泉”表达了对崔学士生活环境的赞赏,暗示这里的每一处景致都胜过寻常的名胜之地。整首诗寓情于景,既展示了春天的生机盎然,又流露出对友人清雅生活的向往与敬佩。
曙色开晴,轻飔敷暖,日影才经檐角。
倦来芳径,且倚阑干,触地新愁粘著。
长日如年,可堪恨雨丝丝,梦云漠漠。
见鸣禽递响,乳莺梳翅,痴愁方觉。
凝望处,初绿呈新,陈柯拆旧,忘了一春归却。
不伤花老,只怕花开,解使朱须销铄。
宝扇轻摇,乱抛花片教飞,迎风低掠。
忍重携素手,骤觉一分瘦落。
新霖洗穷腊,东南始知寒。
惊我千里意,觉汝征途难。
空江挂风席,扁舟与谁安?
羁旅费亦久,橐衣岂无单。
念汝西北去,壮心始桓桓。
竟逢有司惑,斥走怀琅玕。
士固有大意,秋毫岂能干。
所忧道里困,久无一樽欢。
我意生恻恻,为之却朝餐。
人生飘零内,何处怀抱宽。
已期采芝乐,握手青霞端。
无令及门喜,淹留雪霜残。
天地四时谁主张,纵使群阴入风日。
日光在天已苍凉,风气吹人更憀慄。
树木惨惨颜色衰,燕雀啾啾群侣失。
我有愁轮行我肠,颠倒回环不能律。
我本孜孜学《诗》、《书》,《诗》、《书》与今岂同术?
智虑过人祇自雠,闻见于时未裨一。
片心皎皎事乖背,众醉冥冥势淩突。
出门榛棘不可行,终岁蒿藜尚谁恤?
远梦频迷忆故人,客被初寒卧沉疾。
将相公侯虽不为,消长穷通岂须诘?
圣贤穰穰力可攀,安能俯心为苟屈?
一见心亲十载前,相望南北久茫然。
喜倾白发论文酒,重访清江下濑船。
志大肯同悲抱璞,识高宁许笑求田。
已窥品藻传荆楚,更味阳春白雪篇。
琐闱延阁腹心臣,籍甚声华动缙绅。
药石言行天下雨,裤襦恩达国中春。
召南去后馀思在,纶氏归来壮志新。
莫为流年嗟白发,济时须仗老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