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试 院 观 伯 时 画 马 绝 句 宋 /苏 轼 竹 头 抢 地 风 不 举 ,文 书 堆 案 睡 自 语 。看 马 欲 □顿 风 尘 ,亦 思 归 家 洗 袍 裤 。
- 注释
- 竹头:竹子的顶端。
抢地:用力顶住地面。
风不举:风吹不动。
文书堆案:堆积如山的文书。
睡自语:独自沉睡时的自言自语。
看马:看着马。
风尘:风尘劳顿。
归家:回家。
洗袍裤:洗净衣服。
- 翻译
- 竹子顶端顶住地面,连风都吹不动它,文书堆积如山,我独自沉睡中自言自语。
看着马儿在风尘仆仆中疲倦,我也想回家洗净身上的袍裤。
-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在观赏名将伯时的画马时的感受。诗中“竹头抢地风不举”表达了画中的马像实体般立于纸上,即便是在无风的情况下,也显得生动有力。"文书堆案睡自语"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沉浸在艺术欣赏中的状态,仿佛与画作进行着心灵的交流。
接着“看马欲?顿风尘”一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伯时笔下的马能引发观者内心的强烈共鸣,以至于让人忍不住想要骑乘它,感受那奔腾的速度与力量。最后,“亦思归家洗袍裤”表达了诗人在艺术享受后的平和心态,以及对简单生活的一种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画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苏轼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以及他个人的情感体验。同时,也反映出伯时画马的生动与传神之美,让人读后仿佛也能感受到那股从画中跃然纸上的生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千秋岁.三月三日醉白生日
春光渐杳。上巳生辰好。芳草绿,莺声晓。
称觥兼祓禊,重谱兰亭稿。
看世上,形骸放浪人空老。英妙才华少。
行乐今宜早。须富贵,何时到。
不如倾美酒,莫谩言潦倒。
君不见,海棠昨夜都开了。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
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
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
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
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
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
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
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
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
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
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
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
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
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
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
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
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
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
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
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
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
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
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
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
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
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
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
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王述庵先生招集蒲褐山房观刘贯道兰亭禊饮图作歌》【清·黄景仁】永和觞咏谁能继,蒲褐山房夜高会。裙屐都饶历代风,风流本属王家事。酒酣烛树光模糊,泼眼见此兰亭图。悠然坐我此亭上,和风清气来吹嘘。横绡七尺何不有,中山刘郎写生手。名士争摹马渡馀,苦心为落龙眠后。亭阴背山面流水,亭中主客竟谁是。倚栏一老观鹅群,渺然若逢情所欣,吾知此是王右军。一人偏右岸巾帻,若为苍生动颜色。不丝不竹情不欢,此是东山谢安石。一人据案坐上风,若欲自命为文雄,彷佛应是孙兴公。当年作诗复作序,似在惨淡经营中。其馀醉醒行坐乱无次,一一皆具点睛势。或吟或饮或笑嘑,不一雷同各生气。最后一客依修篁,拥虎皮坐神激扬。脱非谢散骑,合是袁龙骧。四十二人尽名彦,何必皆诗皆有传。士女空誇洛水游,旌旗却笑华林宴。古来文宴此独尊,亦凭此画方传神。后来图裕陵,隆准日角龙为真。真龙貌得犹易易,能貌此者嗟何人。我闻伯驹先时亦有作,吾家文献叹错愕。谓其铁毫微密极尽神,试较龙眠定何若。那得三图风雨倏合并,各出精灵斗强弱。不须望古穷幽探,筵前名士皆东南。我公文章经济赫为盛时出,不比典午末造无益惟空谈。后来好事作真迹,莫画当年尽今夕。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39967c680514c838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