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
- 拼音版原文全文
谪 官 宋 /张 耒 谪 官 成 吏 隐 ,古 寺 度 高 秋 。寒 灯 明 夜 室 ,清 坐 闻 更 筹 。裘 葛 屡 往 还 ,感 彼 岁 月 遒 。吾 意 方 有 会 ,谁 能 赋 离 忧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更筹(gēng chóu)的意思:更加周密地筹备,更加充分地准备。
官成(guān chéng)的意思:指官员升迁至高位或成为官员。
寒灯(hán dēng)的意思:指夜晚孤灯照明,比喻默默奋斗、艰苦学习。
离忧(lí yōu)的意思:摆脱烦恼和忧愁,消除心中的痛苦和困扰。
吏隐(lì yǐn)的意思:指官员避世隐居,不再参与政治事务。
明夜(míng yè)的意思:指明天晚上或未来的夜晚。
裘葛(qiú gě)的意思:形容衣服破烂不堪,也用来比喻人的贫穷。
岁月(suì yuè)的意思:岁月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和年岁的变迁。它常用来表达人生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
往还(wǎng huán)的意思:来回走动;往返移动。
夜室(yè shì)的意思:指晚上的房间或空间。
谪官(zhé guān)的意思:指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的官员。
- 翻译
- 被贬为官的我如同隐士,在古老的寺庙度过高爽的秋天。
在寒冷的灯光下,夜晚的室内明亮,我静静地坐着聆听更漏声。
穿着皮衣和葛布,我频繁地来去,感叹时光匆匆流逝。
此刻我的心情有所领悟,又有谁能写出离别的忧虑呢?
- 注释
- 谪官:被贬官。
吏隐:官员的隐居生活。
古寺:古老的寺庙。
高秋:深秋。
寒灯:寒冷的灯火。
夜室:夜晚的房间。
更筹:古代计时的竹签,这里指更鼓声。
裘葛:皮衣和葛布,代指简朴衣物。
屡往还:频繁往来。
岁月遒:岁月紧迫,光阴迅速。
吾意:我的想法。
会:领悟,体会。
离忧:离别之忧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退隐仕途之人的心境与生活状态。开篇“谪官成吏隐,古寺度高秋”两句,设定了人物在官场上遭遇挫折后选择隐居于古老佛寺的背景,并且是在深秋时节。这不仅营造了一种萧瑟、寂静的氛围,也反映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超脱与淡然。
“寒灯明夜室,清坐闻更筹”两句,则深入描绘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情景。寒冷的灯光照亮了夜间的居所,他静坐在那里,听到更夫敲打更鼓的声音。这不仅是对夜晚环境的一种刻画,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宁静。
“裘葛屡往还,感彼岁月遒”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感慨。他频繁地穿梭于茅庐之间,感受到岁月的悠长,这里的“裘葛”指的是草制的门帘或是茅屋的墙壁,而“往还”则强调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亲近与融入。
最后,“吾意方有会,谁能赋离忧”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精神寄托的渴望。他的思想中充满了想要分享和交流的心情,但在这个寂静而又有些许孤独的环境里,他似乎难以找到能够理解他、与之共鸣的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于世俗纷扰之上的精神状态。它不仅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赞美,更是一种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探索与表达。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朱明善少府
胙城主簿冰雪骨,天阔霜清见飞鹘。
家住西湖第一桥,半生诗酒笙歌窟。
斜肩兜子总宜船,九里松阴十里莲。
松下看山船上宿,小娃随索卖花钱。
莺娇蝶妒春如绮,一夜东风变桃李。
回首梁园望故乡,咫尺吴山四千里。
吴山渐远音书绝,两鬓青青未成雪。
乌帽朝辞郑圃烟,鹿车夜挽兰台雪。
上官不惮路道长,岂问富庶并荒凉。
正须到县招窜匿,要使枳棘皆耕桑。
妇女养蚕男种麦,食有鸡豚衣有帛。
儿童不识成丁劳,父老能歌县官德。
惭余亦是荥阳簿,虎牢关下成皋路。
有酒谁浇纪信魂,无人敢画鸿沟渡。
郑卫由来本懿亲,相思只隔大河津。
愁将艮岳风前柳,持赠山阳笛里人。
《送朱明善少府》【明·杨基】胙城主簿冰雪骨,天阔霜清见飞鹘。家住西湖第一桥,半生诗酒笙歌窟。斜肩兜子总宜船,九里松阴十里莲。松下看山船上宿,小娃随索卖花钱。莺娇蝶妒春如绮,一夜东风变桃李。回首梁园望故乡,咫尺吴山四千里。吴山渐远音书绝,两鬓青青未成雪。乌帽朝辞郑圃烟,鹿车夜挽兰台雪。上官不惮路道长,岂问富庶并荒凉。正须到县招窜匿,要使枳棘皆耕桑。妇女养蚕男种麦,食有鸡豚衣有帛。儿童不识成丁劳,父老能歌县官德。惭余亦是荥阳簿,虎牢关下成皋路。有酒谁浇纪信魂,无人敢画鸿沟渡。郑卫由来本懿亲,相思只隔大河津。愁将艮岳风前柳,持赠山阳笛里人。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72467c69ee973168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