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秋夜》
《客中秋夜》全文
明 / 龚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仲秋十日,此夜已三更

蕉叶兼梧叶,风声杂雨声。

故园断梦逆旅未归情。

无那庭阶下,蛩音响到明。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断梦(duàn mèng)的意思:指在梦中突然醒来,梦境破碎,无法继续做梦的状态。

风声(fēng shēng)的意思:风声指的是风吹过的声音,也比喻传言、谣言等。

故园(gù yuán)的意思:指故乡或家乡。

蕉叶(jiāo yè)的意思:指蕉叶的形状,比喻事物的片面或表面现象。

逆旅(nì lǚ)的意思:逆旅指的是逆流而行的旅途,比喻走上与大多数人不同的道路,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十日(shí rì)的意思:指时间很短暂,只有短短的十天。

庭阶(tíng jiē)的意思:指家庭的门阶,比喻家境贫寒。

无那(wú nà)的意思:没有那么;并非如此

音响(yīn xiǎng)的意思:指声音高亢、洪亮。

仲秋(zhòng qiū)的意思:指农历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客中秋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在中秋之夜的独特感受。诗的前两句“仲秋才十日,此夜已三更”点出时令,虽是中秋刚过十天,但深夜的寂静和寒冷已经来临。接下来,“蕉叶兼梧叶,风声杂雨声”通过描绘窗外的自然景象,展现了秋夜的凄凉与寂寥,风声雨声交织,如同诗人内心的孤寂。

“故园初断梦,逆旅未归情”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刚刚从梦中醒来,发现自己仍在异乡漂泊,那份思乡之情更加浓烈。最后两句“无那庭阶下,蛩音响到明”,以庭院中的蟋蟀声作结,暗示了诗人彻夜难眠,直到天明,那哀怨的虫鸣声仿佛在耳边回荡,增添了诗的凄清氛围。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通过中秋夜的景物和声音,抒发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介绍
龚诩

龚诩
朝代:明

龚诩(1381~1469)明代学者。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属江苏)人。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有《野古集》。
猜你喜欢

五月二十日还旧居有感

晨光澹凉月,霁宇来清风。

轻舟泛涟漪,初旭升曈眬。

水气散洲渚,蔓花缀榛丛。

我行何所之,故林翳蒿蓬。

舍棹理幽径,开颜揖前峰。

出门望平皋,良苗郁以葱。

恭惟昔先人,有此一亩宫。

遗字满尘壁,所忧非困穷。

但愿君与相,燮调致年丰。

谅哉烈士心,举世故莫同。

踟蹰不忍去,恻怆结微衷。

(0)

游东观

郊原同按辔,杖屦陟青冥。

山色混林樾,溪光照斗星。

螺峰高插戟,兔径曲穿庭。

□□一声远,千岩特地青。

(0)

六州歌头·其二

镇长淮,一都会,古扬州。

升平日,珠帘十里春风、小红楼。

谁知艰难去,边尘暗,胡马扰,笙歌散,衣冠渡,使人愁。

屈指细思,血战成何事,万户封侯。

但琼花无恙,开落几经秋。故垒荒丘。似含羞。

怅望金陵宅,丹阳郡,山不断绸缪。

兴亡梦,荣枯泪,水东流。甚时休。

野灶炊烟里,依然是,宿貔貅。

叹灯火,今萧索,尚淹留。

莫上醉翁亭,看濛濛雨、杨柳丝柔。

笑书生无用,富贵拙身谋。骑鹤东游。

(0)

鹧鸪天·其二赠外孙夔

间世麒麟降自天。光辉列宿灿初躔。

他年身致夔龙列,少日心存翰墨边。

簪彩笔,照金莲。词华当使思如泉。

未论耸壑昂霄事,且与衰翁慰暮年。

(0)

念奴娇·其一冬至夜作

灰飞嶰竹。庆群阴消尽,新阳来复。

云物呈祥连瑞霭,烟气纷纷馥馥。

紫陌香衢,朱檐影里,罗绮花成簇。

岭梅惊暖,数枝争绽寒玉。

有人袅袅盈盈,今朝特地,为我新妆束。

娇倚银床添绣线,长喜修眉舒绿。

不道多情,锦屏罗幌,难得欢生足。

谁知今夜,玉壶银漏催促。

(0)

送外

榜人㰕舟待,催饭送郎行。

独谙郎食性,厨下自调羹。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