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残霞(cán xiá)的意思:指夕阳西下时,余晖已经减弱,但仍然残留的红霞。
归去(guī qù)的意思:回到原来的地方,返回故乡。
好物(hǎo wù)的意思:指非常好的东西或物品。
凭熊(píng xióng)的意思:依靠熊来进行行动或取得成就。
千骑(qiān jì)的意思:指千人骑马的队伍,也用来形容人数众多的队伍。
泉石(quán shí)的意思:指真实可靠的朋友或忠诚的人。
僧家(sēng jiā)的意思:指僧人、寺庙或与僧人有关的事物。
山游(shān yóu)的意思:指在山中游玩观赏风景。
仕路(shì lù)的意思:仕路指的是官员的职业生涯或官场的发展之路。
物华(wù huá)的意思:指物品华丽繁盛,形容事物美丽繁荣的样子。
仙迹(xiān jì)的意思:指神奇的迹象或奇迹,形容非常罕见的事物或现象。
一境(yī jìng)的意思:形容景象、状态统一、一致。
阴中(yīn zhōng)的意思:指隐藏在黑暗中的阴谋或诡计。
簪缨(zān yīng)的意思:指担任重要职务或担负重大责任。
真仙(zhēn xiān)的意思:真正的仙人或神仙
- 注释
- 升山:登山。
游罢:游玩完毕。
贤沙:地名,可能指贤良之地。
松桧:松树和桧树。
阴中:树荫之下。
境赊:环境清幽。
自愧:自觉惭愧。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借指官职。
趋仕路:追求仕途。
翻怜:反而感到喜爱。
泉石:泉水和石头,象征自然。
属僧家:属于僧人的生活。
寻穷:寻找偏远。
越国:古国名,这里泛指地区。
真仙迹:传说中的仙人足迹。
闽封:福建省。
好物华:美好的风物。
幸接:有幸相遇。
凭熊:比喻众多官员,熊为古代乘车时的仪仗动物。
拥千骑:簇拥着众多马匹。
红旌:红色旗帜。
残霞:傍晚的落日余晖。
- 翻译
- 登完山后来到贤沙地,松柏树荫下一片宁静。
惭愧自己身着官服奔仕途,反而羡慕僧人能享受山水之乐。
探寻越国真仙留下的踪迹,遍览福建的美好风光。
有幸与众多官员一同出行,红色旗帜映照着傍晚的残霞归去。
- 鉴赏
诗人以升山游罢之语,开启一段山间漫步的意境,"贤沙"二字或许指的是某一特定地点,但在此也可理解为高洁、宽广的河沙。接着"松桧阴中一境赊"则描绘出诗人置身于苍郁的松林与桧木交织成的一片浓荫之下,感受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宁静。
然而紧接着,诗人自嘲"簪缨趋仕路",表达了对世俗功名利禄的不屑一顾,"翻怜泉石属僧家"则显示出对佛法自然之美的向往和欣赏。这里的"翻怜"含有转变、改变之意,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精神上的解脱。
随后"寻穷越国真仙迹"一句,诗人的视线伸展至远古,去追寻那些传说中的仙人遗迹。"见尽闽封好物华"则是对所见之美景的赞叹,其中"闽封"可能特指福建一带,而"好物华"则概括了大自然中种种美好的生灵和风光。
最后,"幸接凭熊拥千骑"一句,诗人自述得以参与某次盛大的出行,随侍于权贵之侧,感受到了不凡的荣耀。"红旌归去照残霞"则描绘了一幅归途图景,红色的旗帜在余晖中飘扬,诗人心中可能充满了对这段经历的缅怀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山水、自然、仙境等元素,展现出诗人超脱世俗、追求高远精神境界的内心世界,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荣华富贵的一种看淡和排斥。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洞仙歌
年时此际,向扁舟同载。风送征帆暮天外。
对沙汀宿鹭,与波上轻鸥,双双处,相唤相呼自在。
如今重整棹,烟景依然,谁念轻分绣罗带。
向蓬窗独坐,不觉徊徨,鸥与鹭、想一齐惊怪。
怎生得、今宵梦还家,又譬如秉烛,夜阑相对。
比日风雨甚异山下人云此六月龙会时也中顶有会龙洞予尝游焉赋诗记其事今感之有作寄赵德鳞
西峰掩映东峰明,倏忽起灭令人惊。
九野雨足龙上征,六月正乃会玱珩。
雷电断绝风来轻,鼓倡鼙和铃箫笙。
虹霓舒旆云摇旌,万龙夭矫宿峥嵘。
天门大开仙子迎,不比它邦时雨行。
中天有洞遗珠缨,我昔酌泉探幽清。
尚疑不然今信诚,安得问讯骖骑鲸。
脱去禁令朝玉京,相羊容与俯四瀛。
下呼我友何营营,寒饥暑渴亦已更,胡不同我此长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