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露(bái lù)的意思:指秋季时节,露水开始凝结成白色霜。
碧云(bì yún)的意思:指天空中晴朗的蓝天白云,形容景色美丽明朗。
不奈(bù nài)的意思:无法忍受或无法承受的困境或痛苦。
残灯(cán dēng)的意思:指接近熄灭的灯火,比喻事物接近结束或即将消亡。
池沼(chí zhǎo)的意思:池沼指的是湖泊和沼泽地,也用来比喻境地险恶、困难重重的处境。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淡烟(dàn yān)的意思:指烟雾很淡,形容景色或气氛清幽、宁静。
豆花(dòu huā)的意思:豆腐花。比喻事物的质地细腻柔嫩。
繁华(fán huá)的意思:形容繁忙繁荣的样子。
桂花(guì huā)的意思:桂花是指桂树开花的香气,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荷花(hé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或文化修养深厚。
画楼(huà lóu)的意思:形容言辞华丽,但实际上毫无实质内容。
料峭(l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冷冽刺骨。
凄凉(qī liáng)的意思:形容景象、声音等给人以寒冷、凄凉、悲哀之感。
天意(tiān yì)的意思:指天命所归,事物的发展与结果由天决定,人力无法左右。
西风(xī fēng)的意思:指西方的风,比喻妻子的言行或行为举止温柔和顺服,对丈夫百依百顺。
斜阳(xié yáng)的意思:指太阳偏斜于地平线上方的时候,也比喻事物接近末日、衰败或人事已非的状态。
烟霏(yān fēi)的意思:烟雾缭绕、烟尘弥漫。
岩壑(yán hè)的意思:指山谷之间的峡谷或深沟,也用来比喻困苦、艰险的处境。
一叶(yī yè)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的变化或转折。
一点(yì diǎn)的意思:少量,微小的数量
银床(yín chuáng)的意思:指银子堆成的床,比喻富有的生活。
云天(yún tiān)的意思:指天空中的云彩,引申为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意境。
最好(zuì hǎo)的意思:表示在某方面具备最高水平或最佳状态。
浑不似(hún bù sì)的意思:形容事物或情况杂乱不清,没有条理、整齐的样子。
凄凉调(qī liáng diào)的意思:形容景象或气氛凄凉、萧条。
春寒料峭(chūn hán liào qiào)的意思:形容春天寒冷刺骨的气候。
- 鉴赏
这首《山亭宴·立秋》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立秋时节的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
开篇“井梧一叶银床早”,以一片落叶预示着秋天的到来,银床则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与时间的流逝。接着,“碧云天、画楼秋到”两句,将画面拉远,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深邃的秋日图景,碧蓝的天空与画楼相映成趣,秋意渐浓。
“竹外淡烟霏,障满地、斜阳最好。”竹林之外,淡淡的烟雾缭绕,夕阳余晖洒落,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温馨与宁静。豆花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与春天的寒冷形成对比,展现出秋天特有的生机与活力。
“高树晚蝉鸣,时诉出、凄凉调。”高高的树木上,晚蝉的鸣叫似乎在诉说着秋天的哀愁与寂寞,这种声音与画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的意境深度。
“荷花半倚闲池沼。想岩壑、桂花香渺。”荷花虽已凋零,但依然半倚在池塘中,与远处的岩壑和飘渺的桂花香气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
“天意谢繁华,怕白露、暗催秋老。”诗人借天意表达对繁华消逝的感慨,担心白露的降临意味着秋天的衰老,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深深忧虑。
“罗衾不奈乍凉宵,有花底、乱虫啼晓。”夜深人静之时,薄凉的秋夜难以入眠,耳边传来的是花丛中乱虫的啼叫声,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与孤独。
“清梦醒来时,一点残灯袅。”在清冷的夜晚,诗人从梦中惊醒,只见残灯摇曳,仿佛是秋天的象征,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秋意的画卷,同时融入了诗人对时光流转、自然变迁以及个人情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顾太清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