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山》
《南山》全文
唐 / 李山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出头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

假绕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是(bú shì)的意思:表示否定、不属实或不符合实际

尘土(chén tǔ)的意思:指尘埃、灰尘,也用来比喻贫穷、卑微、平凡。

出头(chū tóu)的意思:指摆脱困境、取得成功或脱颖而出,有出人头地的意思。

霁色(jì sè)的意思:霁色指的是天空在雨后放晴时的明亮和清澈的颜色。

楼台(lóu tái)的意思:楼台指的是高大的建筑物或台阶,常用来比喻权势显赫、声望高大的地位。

千尺(qiān chǐ)的意思:形容高度很高或长度很长。

琴书(qín shū)的意思:

◎ 琴书 qínshū
[story-telling,mainly in song,with musical accompaniment] 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
柳州琴书

神仙(shén xiān)的意思:指修炼有成的仙人,也泛指非凡的人物或事物。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

无天(wú tiān)的意思:指人行为恶劣,不顾天理人情,不顾法纪道德。

夕阳(xī yáng)的意思:夕阳是指太阳在西方下山的时候的景象,也用来比喻人的晚年或事物的衰落阶段。

闲放(xián fàng)的意思:闲散、懒散,不用功、不努力。

仙骨(xiān gǔ)的意思:形容人的气质高雅,举止端庄。

阳闲(yáng xián)的意思:指闲散自在的生活状态,没有繁忙的事务,心情宁静舒适。

一堆(yī duī)的意思:形容很多、大量的事物或人聚集在一起。

强出头(qiáng chū tóu)的意思:指某人或某事在众人中突出,显得特别出色或强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坚持个性与理想的生活态度。"钝碧顽青几万秋,直无天地始应休"表达了对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宇宙永恒的思考。

"莫嫌尘土佯遮面,能向楼台强出头"则是诗人鼓励自己不要被世俗的尘埃所掩盖,要勇敢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和个性,即使是在高耸的楼台之上,也要坚持自我。

"霁色陡添千尺翠,夕阳闲放一堆愁"这里,诗人借助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感慨。雨后的清新(霁色)和傍晚的悠长光线(夕阳),都成为诗人情感的寄托。

最后两句"假绕不是神仙骨,终抱琴书向此游"则显示出诗人虽不具备成仙的条件,但仍然坚持自己的兴趣爱好(琴书)和生活方式(向此游),体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李山甫
朝代:宋

猜你喜欢

南涧·其四

有酒不得饮,呼船过溪南。

溪南亦何好,古寺依晴岚。

上有百尺楼,下有千丈潭。

城闉一目尽,晚山日相衔。

烹茶吊陆子,蜡屐登巉岩。

相逢作行乐,犹胜空坐谈。

(0)

夜雪·其一

炉火深红蜡炬明,打窗风雪正纵横。

瓦瓶旋注山泉满,却作潇潇细雨声。

(0)

我昔初机学道迷,万水千山觅见知。

明今辨古终难会,直说无心转更疑。

蒙师点出秦时镜,照见父母未生时。

如今觉了何所得,夜放乌鸡带雪飞。

(0)

寄题水月·其一

参差峰岫昼云昏,入望交萝浊浪奔。

震泽涌山来北岸,华阳连洞到东门。

日生树挂红霞脚,风起波摇白石根。

闻有上方僧住处,橘花林下采兰荪。

(0)

偈颂四十一首·其三十二

辜月今朝初一日,正当冬至满霜月。

一阳佳节大家章,字字含玄向白日。

(0)

静香轩

种竹竹既立,艺兰兰亦芳。

炉熏安用许,静极自生香。

十客九常在,古人今不忘。

如何杜陵老,独喜赞公房。

(0)
诗词分类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