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听 弹 湘 妃 怨 唐 /白 居 易 玉 轸 朱 弦 瑟 瑟 徽 ,吴 娃 徵 调 奏 湘 妃 。分 明 曲 里 愁 云 雨 ,似 道 萧 萧 郎 不 归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归(bù guī)的意思:不返回;不回来
徵调(zhēng diào)的意思:徵调指的是国家或组织调动人员、物资等资源以满足特定需求的行为。
愁云(chóu yún)的意思:指忧愁、烦闷的心情或气氛。
调奏(diào zòu)的意思:指调整乐曲的演奏,也比喻调整事物的运作。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瑟瑟(sè sè)的意思:形容寒冷或惊恐的样子。
吴娃(wú wá)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美丽动人。
湘妃(xiāng fēi)的意思:指美丽的女子。
萧萧(xiāo xiāo)的意思:形容风声、树叶等发出的声音,也可形容草木凋零、寂静无声。
萧郎(xiāo láng)的意思:指贫穷潦倒的男子。
玉轸(yù zhěn)的意思:形容文章或书法字迹的笔力雄健有力。
云雨(yún yǔ)的意思:云雨是一个形容两个人之间发生性关系的成语。在古代,云雨常常被用来暗指两个人之间的性行为。
朱弦(zhū xián)的意思:指琴弦上的红色丝线,比喻事物的关键或关键人物。
- 注释
- 玉轸:装饰着美玉的瑟,指精美的瑟琴。
朱弦:红色的琴弦,常用来形容乐器之美。
瑟瑟徽:瑟琴上的徽记,用来标记音高。
吴娃:吴地的美女,这里指弹琴的女子。
徵调:古代五声音阶中的第五音,此处指曲调高亢。
湘妃:湘水之神,常与哀怨、思念的情感相联系。
分明:清晰地,明显地。
曲里:乐曲之中。
愁云雨:比喻愁绪如云雨般弥漫。
似道:好像在说。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或代指离人。
郎不归:丈夫或情人未归,此处指萧郎迟迟未归。
- 翻译
- 精美的瑟上装饰着红色的弦,吴地的女子弹奏着湘妃的曲调。
曲子中仿佛诉说着忧愁如云雨般纷扰,好像在说那个萧郎迟迟不肯归来。
-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听弹湘妃怨》,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诗中的“玉轸朱弦瑟瑟徽,吴娃徵调奏湘妃”描绘了一幅精美绝伦的古筝演奏画面。"玉轸"指的是古筝上镶嵌的玉质装饰,而"朱弦"则是用朱红色染过的琴弦,"瑟瑟徽"形容音符跳动的效果,"吴娃"是古代对演奏者的美称。"徵调"意味着特定的音乐旋律,而"奏湘妃"则表明这是一首讲述古代著名美女湘妃故事的乐曲。
接着,“分明曲里愁云雨,似道萧萧郎不归”两句通过演奏出的乐曲传达了深沉的忧郁与悲伤。"分明"表达的是音乐中的节拍清晰可辨,而"曲里愁云雨"则暗示这首乐曲所包含的情感是阴霾而湿润,充满了哀愁,如同即将倾盆的云雨。而最后一句"似道萧萧郎不归"通过音乐传递出一种无尽的等待与思念之情,仿佛在诉说着远方的爱人久久未归。
整首诗通过对古筝演奏场景和乐曲内容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切感受以及对过往故事的无限留恋。同时,它也体现了白居易擅长以音乐为题材来表达情感的艺术特色。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和梓漕陈帨诚伯弭节堂
妖氛凭绝塞,皇武慰群情。
并命儒臣起,同谋将略明。
前锋歼丑虏,降仗委高旌。
拓境新图展,收功寸草横。
投戈宜偃息,奠枕觉澄清。
广榭宏经构,群公共落成。
唱酬风月冷,谈议鬼神惊。
锦绣移将合,琅玕种即生。
南方天外阔,北斗坐间倾。
且享忧勤乐,除书恐再更。
再和
予始十五六,学赋场屋游。
闻君声价高,已与班马俦。
少年取科第,复有经济谋。
孤耸不世合,独行无名求。
中道多邅回,病骥盘沙丘。
起为泸南守,政绩称最优。
东海寻免归,颍川尚借留。
慷慨壮士怀,肯效儿女羞。
投绂还故林,泉石甘清幽。
区区尚遗恨,君恩未能酬。
回首名利场,彷佛裁蝇头。
君看缙绅士,谁为天下忧。
人情重软熟,要若新炊麰。
咿喔四至卿,峭拔奇不侯。
一言反覆手,平地生重沟。
世务伤贾谊,直道危田畴。
何当与推移,归钓沧浪洲。
功名虽难期,岁月良易周。
清风出襟袖,散为生民庥。
无使梁父吟,只成高唐讴。
《再和》【宋·冯山】予始十五六,学赋场屋游。闻君声价高,已与班马俦。少年取科第,复有经济谋。孤耸不世合,独行无名求。中道多邅回,病骥盘沙丘。起为泸南守,政绩称最优。东海寻免归,颍川尚借留。慷慨壮士怀,肯效儿女羞。投绂还故林,泉石甘清幽。区区尚遗恨,君恩未能酬。回首名利场,彷佛裁蝇头。君看缙绅士,谁为天下忧。人情重软熟,要若新炊麰。咿喔四至卿,峭拔奇不侯。一言反覆手,平地生重沟。世务伤贾谊,直道危田畴。何当与推移,归钓沧浪洲。功名虽难期,岁月良易周。清风出襟袖,散为生民庥。无使梁父吟,只成高唐讴。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54067c6d1165ba689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