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
伯夷(bó yí)的意思:指遵循道义原则,舍弃权力和利益的人。
传闻(chuán wén)的意思:指没有确凿证据的消息或传说。
帝竹(dì zhú)的意思:指极为高贵尊贵的人或物。
骨立(gǔ lì)的意思:形容人的品质或气质非常坚强,刚正不阿。
何如(hé rú)的意思:如何,怎样
可疑(kě yí)的意思:怀疑的、不确定的
潜龙(qián lóng)的意思:指潜伏的龙,比喻隐藏着巨大潜力的人或事物。
如此(rú cǐ)的意思:表示事物的状况或程度如此,表示程度非常之高。
森森(sēn sēn)的意思:形容树木茂密、森林密集的样子,也用来形容气氛紧张、可怕或是威严的样子。
俗士(sú shì)的意思:指平凡、庸俗的人。
所遗(suǒ yí)的意思:留下的遗物或遗迹。
挺挺(tǐng tǐng)的意思:非常直立、挺拔
同节(tóng jié)的意思:指同样的节日或庆典。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维楫(wéi jí)的意思:指修理船只,修补船体,使船能正常航行。
西山(xī shān)的意思:指朝西方的山,也比喻远离烦恼、忧虑的地方。
眼见(yǎn jiàn)的意思:亲眼看到的事实或现象。
犹可(yóu kě)的意思:还可以;尚可
月下(yuè xià)的意思:指在月光下的情侣约会或者谈心的情景。
云丘(yún qiū)的意思:形容山峰高耸入云,云雾缭绕。
此诗《誉竹》由明代诗人吴俨所作,通过生动的比喻与形象的描绘,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高洁脱俗的品质。
首句“勿谓吾竹瘦,竹瘦形乃奇”开篇即点出竹子虽瘦但形态独特,引人入胜。接着,“潜龙月下影,老鹤风前姿”运用拟人手法,将竹子比作月下潜行的龙和风中展翅的老鹤,形象地展现了竹子在不同环境下的优雅姿态。
“云丘有帝竹,其种舜所遗”一句,借用了古代传说中的“帝竹”,暗示竹子自古以来就具有非凡的地位和价值,与古代圣贤舜帝有着深厚的渊源。进一步强调了竹子的珍贵与独特性。
“一节可为船,维楫将安施”则以夸张的手法,将竹子的用途发挥到极致,想象一根竹节可以制成船只,不仅展示了竹子的实用性,也体现了诗人对竹子无限的赞美之情。
“况我未眼见,传闻犹可疑”表达了诗人对于竹子真实面貌的好奇与探索欲望,同时也流露出对传闻中竹子特性的怀疑与期待。
最后,“何如此瘦竹,真作俗士医。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四句,集中赞颂了竹子的内在精神与外在形态。竹子的“瘦”并非病态,而是其独特的生命力与坚韧品格的体现。它“挺挺若骨立,森森如直鳍”,象征着竹子的刚直不阿与坚定不移。而“万古孰同节,西山饥伯夷”则将竹子与古代隐士伯夷相提并论,赞美其坚守节操、不为世俗所动的精神境界。
综上所述,《誉竹》一诗通过对竹子形态、用途及内在精神的描绘与赞美,不仅展现了竹子的独特魅力,也寄托了诗人对高尚人格与理想追求的向往。
秋风飒飒吹客衣,闻子明朝又南发。
回首应瞻燕塞云,与谁共醉齐门月。
齐门烟月不胜秋,诗句如珠何处投。
感时可吊田文里,怀土休登海上楼。
君家空楼渺何处,越峤鄞江岁云暮。
满眼干戈归不得,逢人犹索空楼赋。
身自飘零心自閒,几时重出穆陵关。
若遇青州陈伯玉,为言憔悴欲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