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
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独钓图。"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寥寥数语勾勒出江边芦苇残破、柳树凋零的冷寂景象,暗示了季节的严寒。"彼舟者谁子,被此玉蓑笠",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人公,他身披洁白如玉的蓑笠,形象鲜明,仿佛融入了这雪景之中。
"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进一步描绘了钓鱼的场景,寒冷的江水中鱼儿依附水草,而垂下的鱼饵似乎难以吸引它们,暗示了钓鱼者的耐心和技巧。"此兴不在鱼",诗人强调钓鱼者并非单纯为了渔获,而是享受这个过程,寄托了闲适与超脱的心境。
最后,"携竿雪中立",以静态的画面收束全诗,展现出钓鱼者在风雪中独自站立的形象,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宋人姚勉对冬日雪景的独特审美和生活态度。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芸阁为郎一命初,桐州寄傲十年馀。
魂随逝水归何处,名在新诗众不如。
蹉跎江浦生华发,牢落寒原会素车。
更忆八行前日到,含悽为报秣陵书。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
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