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景四画.寒江独钓》
《雪景四画.寒江独钓》全文
宋 / 姚勉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

彼舟者谁子,被此玉蓑笠

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

此兴不在鱼,携竿雪中立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在(bù zài)的意思:不在表示不在某个地方或不参与某个活动。

垂饵(chuí ěr)的意思:比喻诱人,引诱别人上当受骗。

枯柳(kū liǔ)的意思:指柳树在冬季落叶后的枯槁状态,比喻事物失去生机或人情冷淡。

谁子(shuí zǐ)的意思:指对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成就感到自负自满,看不起别人。

蓑笠(suō lì)的意思:指戴着蓑衣、戴着草帽,形容农民劳作的模样。也用来比喻一个人的形象或者工作状态。

中立(zhōng lì)的意思:指遵循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保持中立的态度。

注释
残芦:枯黄的芦苇。
飒:微风的样子。
乾:干枯。
枯柳:枯萎的柳树。
彼舟者:那艘船的乘船人。
子:古代对人的尊称。
玉蓑笠:用玉装饰的蓑衣和斗笠。
寒鳞:寒冷季节的鱼。
依藻:依靠水草。
垂饵:垂下鱼饵。
此兴:这种乐趣。
雪中立:在雪地中站立。
翻译
残芦即将干枯,枯柳逐渐聚集。
那艘船上的又是谁,披着这玉色蓑衣斗笠。
寒冷的鱼儿正靠着水草,垂下的鱼饵怎能吸引到它们。
钓鱼的乐趣不在于捕获鱼儿,而是在于雪中持竿独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景中的独钓图。"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寥寥数语勾勒出江边芦苇残破、柳树凋零的冷寂景象,暗示了季节的严寒。"彼舟者谁子,被此玉蓑笠",诗人以疑问的方式引出主人公,他身披洁白如玉的蓑笠,形象鲜明,仿佛融入了这雪景之中。

"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进一步描绘了钓鱼的场景,寒冷的江水中鱼儿依附水草,而垂下的鱼饵似乎难以吸引它们,暗示了钓鱼者的耐心和技巧。"此兴不在鱼",诗人强调钓鱼者并非单纯为了渔获,而是享受这个过程,寄托了闲适与超脱的心境。

最后,"携竿雪中立",以静态的画面收束全诗,展现出钓鱼者在风雪中独自站立的形象,寓含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悟,展现了宋人姚勉对冬日雪景的独特审美和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姚勉

姚勉
朝代:宋   字:述之   号:蜚卿   籍贯: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   生辰:1216~1262

姚勉(1216~1262),乳名二郎,学名冲,因避讳改名勉,字述之、成一,号蜚卿、飞卿,古天德乡(今江西宜丰县新庄镇)灵源村人。宋嘉定9年(1216)生,初生时,曾被弃之山野雪地,故其成年后自号“雪坡”以志不忘。
猜你喜欢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

池上卧烦暑,不栉复不巾。

有时清风来,自谓羲皇人。

天晴云归尽,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闲,道书日生尘。

早年家王屋,五别青萝春。

安得还旧山,东溪垂钓纶。

(0)

雨从箕山来

雨从箕山来,倏与飘风度。

晴明西峰日,绿缛南溪树。

此时客精庐,幸蒙真僧顾。

深入清净理,妙断往来趣。

意得两契如,言尽共忘喻。

观花寂不动,闻鸟悬可悟。

向夕闻天香,淹留不能去。

(0)

哭张十八校书

芸阁为郎一命初,桐州寄傲十年馀。

魂随逝水归何处,名在新诗众不如。

蹉跎江浦生华发,牢落寒原会素车。

更忆八行前日到,含悽为报秣陵书。

(0)

旅中秋月有怀

久客未还乡,中秋倍可伤。

暮天飞旅雁,故国在衡阳。

岛外归云迥,林间坠叶黄。

数宵千里梦,时见旧书堂。

(0)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

欲整锋铓取惮劳,凌晨开匣玉龙嗥。

手中气概冰三尺,石上精神蛇一条。

奸血默随流水尽,凶豪今逐渍痕消。

削平浮世不平事,与尔相将上九霄。

(0)

赠罗浮道士

罗浮道士谁同流,草衣木食轻王侯。

世间甲子管不得,壶里乾坤只自由。

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山秋。

饮馀回首话归路,遥指白云天际头。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