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玩松竹二首(其二)》。从鉴赏角度来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喜爱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坐爱前檐前,卧爱北窗北。" 这两句直接表露了诗人对家中的檐下和窗前的特殊情感。檐是屋檐的简称,通常指的是屋顶伸展出来覆盖墙面的部分;北窗则是房子朝向北方的窗户。这两处都是诗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地方,因此成了他情感寄托的对象。
"窗竹多好风,檐松有嘉色。" 这里描写的是窗前竹子的随风摇曳和檐上松树的美丽姿态。“好风”指的是春天那种温柔宜人的微风,而“嘉色”则形容松树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样子。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喜悦。
"幽怀一以合,俗念随缘息。" 这两句是说诗人的内心世界与这静谧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他的世俗烦恼也随着这种境界的达到而得到宁静。
"在尔虽无情,于予即有得。乃知性相近,不必动与植。" 这几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物象的深刻理解。他认识到自然界中的事物虽然没有情感,但它们给他带来了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也说明了诗人的性格与大自然是相通的,不需要通过外在的行动或强迫去寻求与之相合。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清新,是白居易擅长的田园诗风格。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和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