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六》
《颂古六十二首·其十六》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大唐国里无禅师不许会兮祇许知。

著肉汗衫如脱了,方知棒喝诳愚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许(bù xǔ)的意思:不允许,禁止

禅师(chán shī)的意思:指佛教禅宗的高僧,也泛指精通禅宗的人。

汗衫(hàn shān)的意思:指衣服上的汗渍,比喻艰辛努力的痕迹。

愚痴(yú chī)的意思:愚痴是指人愚笨、愚蠢的状态或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以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揭示了佛法的深意。

“大唐国里无禅师”,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指出在大唐这样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里,真正的禅师却难以寻觅,暗示佛法的真谛往往隐藏于寻常之中,而非仅限于高僧大德。

“不许会兮祇许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精髓在于领悟而非理解。这里的“会”指的是表面的聚会或交流,“知”则强调内心的感悟与理解。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言语和形式上的交流获得,而是通过内心深处的洞察和体验来实现。

“著肉汗衫如脱了”,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经历了艰苦的磨砺之后,如同脱去了一层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解放。这里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穿上“肉汗衫”(象征着肉体的束缚和精神的负担),最终通过努力得以解脱,展现出修行者从肉体到心灵的彻底转变。

“方知棒喝诳愚痴”,最后两句以禅宗常用的“棒喝”(比喻严厉的训斥或突然的启示)手法,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强制或暴力所能达到,而是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反省,才能真正理解并摆脱愚痴的状态。这里的“诳愚痴”既指外界的误导,也暗含自我内心的迷惑,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觉醒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佛法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感恩多.送漱雪夫子

捧卮河畔立。草软斑骓急。问郎几日归。月圆时。

堤上轻绵吹屑,拂征衣。拂征衣。

须信侬心,绊郎如柳丝。

(0)

台城路.蟋蟀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0)

采桑子·其一答苇坚,步原韵

心情千里凭鱼雁,渭树江云。一望昏昏。

不见江南锦绣春。尝餐匙滑莼羹美,今始思莼。

恨昔逡巡。曾访溪边黄叶门。

(0)

齐天乐.送侄妇吴夫人偕任宣城

榴花如火熏江暖,萧鼓一帆初发。

鹂啭花梢,莺啼柳外,装点敬亭风月。郎君才藻。

乃谢眺前身,郡楼重谒。

道韫留题,山川倍觉今生色。

还识此行不久,借绛纱经史,同朝天阙。

彩戏娇儿,香添侍女,都是欢娱时节。笑余蹇拙。

只岁岁携觞,送人离别。翘首秋鸿,寄新诗冰雪。

(0)

忆秦娥.送仙品妹

莺啼急。落花满地无人惜。无人惜。

尊前别酒,天涯行客。匆匆折柳流觞节。

孤舟风味谁禁得。谁禁得。暮鸦残照,水声山色。

(0)

如梦令

啼鸠一声何处。芳草绿迷归路。

风暖日初长,午倦倚栏无绪。春去。春去。

门掩落花红雨。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