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的《颂古六十二首》中的第十六首,以禅宗的智慧和幽默,揭示了佛法的深意。
“大唐国里无禅师”,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指出在大唐这样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度里,真正的禅师却难以寻觅,暗示佛法的真谛往往隐藏于寻常之中,而非仅限于高僧大德。
“不许会兮祇许知”,进一步阐述了禅宗的精髓在于领悟而非理解。这里的“会”指的是表面的聚会或交流,“知”则强调内心的感悟与理解。禅宗认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言语和形式上的交流获得,而是通过内心深处的洞察和体验来实现。
“著肉汗衫如脱了”,形象地描绘了修行者在经历了艰苦的磨砺之后,如同脱去了一层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解放。这里将修行的过程比作穿上“肉汗衫”(象征着肉体的束缚和精神的负担),最终通过努力得以解脱,展现出修行者从肉体到心灵的彻底转变。
“方知棒喝诳愚痴”,最后两句以禅宗常用的“棒喝”(比喻严厉的训斥或突然的启示)手法,指出真正的智慧并非外在的强制或暴力所能达到,而是通过内心的觉醒和自我反省,才能真正理解并摆脱愚痴的状态。这里的“诳愚痴”既指外界的误导,也暗含自我内心的迷惑,强调了自我觉悟的重要性。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禅宗追求内心自由和智慧觉醒的精神追求,以及对传统佛法的独到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台城路.蟋蟀
井梧飘后愁堪赋,俄闻这番凄语。
接砌花根,连阴树底,那不消人魂处。高吟低诉。
恰经断回文,指寒停杼。
灯影清莹,夜深怪尔撩愁绪。
苔茵露浓过雨,似休还又杂,月下鸣杵。
唧唧荒村,喓喓静馆,作出秋声无数。
何当递与,惹鹤步挨来,呆儿痴女。
盆盒携归,逞馀音更苦。
齐天乐.送侄妇吴夫人偕任宣城
榴花如火熏江暖,萧鼓一帆初发。
鹂啭花梢,莺啼柳外,装点敬亭风月。郎君才藻。
乃谢眺前身,郡楼重谒。
道韫留题,山川倍觉今生色。
还识此行不久,借绛纱经史,同朝天阙。
彩戏娇儿,香添侍女,都是欢娱时节。笑余蹇拙。
只岁岁携觞,送人离别。翘首秋鸿,寄新诗冰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