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
《陆山人元德见过同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小酌得山字》全文
明 / 欧大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桐帽烟霞客,相逢朝市间。

谁言碣石馆,不似洞庭山。

调岂浮沉异,心能去住閒。

因君招隐曲,桂树几回攀。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朝市(cháo shì)的意思:指早晨的市场,也泛指热闹的市集。

洞庭(dòng tíng)的意思:指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和未来发展趋势。

浮沉(fú chén)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时而成功,时而失败,不稳定的状态。

碣石(jié shí)的意思:指古代用于标记地界的石碑,比喻坚定不移的决心和立场。

去住(qù zhù)的意思:指人的行动或言语态度,迅速果断,毫不犹豫。

石馆(shí guǎn)的意思:指坚固、稳固的住所或建筑物。

桐帽(tóng mào)的意思:指被人轻视、不被重用的人或事物。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烟霞(yān xiá)的意思:指山间的烟雾和霞光,用来形容美丽的景色。

隐曲(yǐn qǔ)的意思:暗中藏匿,不露真相

招隐(zhāo yǐn)的意思:招揽隐士的意思,比喻吸引有才能但不愿显露的人。

碣石馆(jié shí guǎn)的意思:指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也指文化名人聚会的场所。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为“桐帽烟霞客”的人物形象,他在世俗的朝市中偶遇了陆山人元德,并与黎秘书惟敬、梁舍人思伯一同饮酒。诗中通过“谁言碣石馆,不似洞庭山”一句,巧妙地将现实场景与理想中的山水之境相联系,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生活的追求。接着,“调岂浮沉异,心能去住閒”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自由,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自由是不变的追求。最后,“因君招隐曲,桂树几回攀”则以“招隐曲”为引子,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在桂树下多次徘徊的深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的独特审美情趣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作者介绍
欧大任

欧大任
朝代:明

欧大任(1516-1596)字桢伯,号仑山。因曾任南京工部虞衡郎中,别称欧虞部。广东顺德陈村人。他“博涉经史,工古文辞诗赋”,并喜体育运动,擅长踢球、击剑。14岁时,督学曾集中十郡的优等生会考,他三试皆列第一,名噪诸生。他和梁有誉、黎民表、梁绍震等人是十分友好的同学,在著名学者黄佐门下读书,很有得益。无奈文运不佳,八次乡试均落榜,直到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47岁的欧大任才一鸣惊人,以岁贡生资格,试于大廷,考官展卷阅览,惊叹其为一代之才,特荐御览,列为第一。由是海内无不知欧大任,名声远播。
猜你喜欢

游三门山·其二

苍山夹水洞阴阴,溪上人家竹十寻。

田土未饶盘谷好,云霞全似鹿门深。

半檐松月斜连榻,万壑风泉响出林。

我亦乘舟追李白,故人幽赏在鸣琴。

(0)

题沙堤陈氏园林

佳君住处尽园林,橘刺萝梢维隐心。

雨过沙山侵座冷,春来池水映阶深。

衣沾菜色霜前屐,帘捲花香月下琴。

自喜应无铜墨系,时时来往得幽寻。

(0)

赋得凌霄花寄友人

凌霄产朱夏,因依郁青苍。

引蔓絓高树,垂阴近中堂。

炎风媚朝景,暑雨湿红芳。

容华难久恃,采折空自伤。

欲寄同心者,道远川无梁。

谅非松柏操,伫立徒慨慷。

(0)

寄沧洲狂客

三年憔悴得君怜,君上青云益惘然。

客里思乡何日到,天涯见月几回圆。

未期岁晚同携手,预恐新正对别筵。

贫贱独惭无可赠,临岐空忆绕朝鞭。

(0)

送释大冶归省还西塔兰若

西峰塔影连青汉,天半铃声度飞雁。

朝散灵花世界香,夜悬灯火星河烂。

此僧年少著袈裟,手持木杖口楞伽。

身寄空门如槁木,心将秋水植莲花。

两峰宴坐谈空寂,何事家山动遥忆。

定里啼乌返哺声,别时春草忘忧色。

学道由来不顾乡,道成应复念高堂。

衲衣暂借斑斓舞,寿酒唯倾般若汤。

清风溪上回轻舸,红叶吹霜向人堕。

愿结三生石上期,只恐他生复无我。

此别悠悠几日逢,回风暮雨送行踪。

孤云野鹤悠悠去,目断金鳌一片峰。

(0)

鍊药斋中喜明远宪使相过

日长鍊药坐空斋,远荷高情枉骑来。

兔捣玄霜天上剂,蚁浮清露掌中杯。

春云覆屋丹初熟,暮雨钩帘鹤自回。

千岁崆峒未华发,喜瞻南极近三台。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倪谦 陈与义 王守仁 黄淳耀 解缙 王梵志 樊增祥 汪元量 孟郊 周密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