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夕乍凉二绝·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时分,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的景象。诗人以“暮蝉萧瑟下斜阳”开篇,巧妙地将蝉鸣与夕阳结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接着,“已似茅檐气味长”一句,通过比喻,将这种凉爽的感觉比作茅屋中特有的气息,既形象又富有生活气息。
后两句“团扇未须忧弃置,竹奴犹可助清凉”,则进一步深化了夏日消暑的主题。诗人以团扇和竹子为喻,表达了即使在炎热的夏季,也有方法和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感到凉爽舒适。其中,“竹奴”一词尤为有趣,将竹子拟人化,赋予其帮助人们降温的角色,既幽默又富有诗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夏日傍晚凉爽感受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消暑方法的巧妙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悟,同时也传达了一种在炎炎夏日中寻求心灵慰藉的美好愿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绛都春·天然省悟
天然省悟,此一遇转增,清凉尤憬。
定里铅汞结就,都缘壬逢丙。
元初面目成琼颈。
返照长生安静。
速令归去,前程已许,久通坚永。
好景。
光传焕炳。
见空外万门道,银霞齐整。
渐渐近来,相接相迎,须臾顷。
蓬莱路阐神仙境。
有个金童邀请。
谨持玉诏,亲教害风受领。
烛影摇红·烛影摇红
烛影摇红,暗垂珠泪如言语。
无情本不起斯因,转使余频悟。
劝汝何须忧虑。
已当日、终南遭遇。
拂开眸目,剔正心神,东临琼路。
。
占真闲,水云游历成霞步。
天涯海畔是前期,此处堪停住。
等候明明师父。
阐玄纱、长生门户。
彩霞光里,现出蓬莱,相随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