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中秋前夕,诗人偶然赋诗四首中的第三首,通过一杯浓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与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首句“一杯浓露滑如饴”,以“浓露”比喻露水的浓郁与甘甜,如同蜂蜜一般滑润,生动地描绘出露水的诱人与甜美。这不仅是一杯露水的描述,更蕴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与向往,仿佛在品尝大自然的馈赠时,心灵得到了滋养与满足。
次句“灌溉清凉可疗饥”,进一步阐述了露水对于心灵的滋润作用,如同清凉的泉水,能够洗涤心灵的尘埃,缓解精神上的饥渴。这里不仅指物质上的饥饿得到满足,更是心灵上的饥渴得到慰藉,体现了诗人对精神生活追求的重视。
后两句“毕力石田嗟已晚,空山何处采灵芝?”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机会错过的感慨。面对辛勤耕耘的石田,感叹时光已晚,无法再收获灵芝,暗喻人生中许多美好事物的错过,充满了遗憾与无奈。同时,“空山何处采灵芝?”的疑问,既是对自然界的探索,也是对内心深处未知领域的追寻,寓意着对理想与追求的不懈探索。
整首诗通过一杯露水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机会错过的感慨,情感丰富,寓意深远,体现了元代文人对生活哲理的独特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宁人先生之云中兼柬曹侍郎
丈夫贫贱相看老,岁寒松柏同枯草。
发愤徒为风雅篇,羁怀又向燕云道。
云中地苦难为情,匹马萧萧事远征。
泪洒昭君青草墓,歌投都尉牧羊城。
不嫁红颜厮养卒,何妨奇服曼胡缨。
雕虫篆刻虽无用,一字褒讥臣子恐。
君追孔氏著麟书,我学三闾持橘颂。
云中魏尚旧宣威,今日曹公肃鼓旗。
缓带投壶垂雅颂,彩毫题赋掩晴晖。
容仪欲见如琼树,书札相将隔紫微。
八月龙沙飞急雪,中军置酒琵琶咽。
令德高言相献酬,君欢好把酡颜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