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兴》
《秋兴》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无处逢秋不黯然,驿前斜日渡头烟。

吟肩雅与寒驴称,归梦频争社燕先。

百岁犹穿几两屐,千诗不及一囊钱。

故应身世团扇,已向人间弃捐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黯然(àn rán)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没有希望。

百岁(bǎi suì)的意思:形容人长寿,活到一百岁。

不及(bù jí)的意思:不如;不及格;不及时

渡头(dù tóu)的意思:渡头是指河流或水域的边缘,也可以指渡口的一端。在成语中,渡头比喻事情的关键时刻或转折点。

归梦(guī mèng)的意思:指回忆过去的梦境或回忆往事。

弃捐(qì juān)的意思:放弃、抛弃、不再珍惜

人间(rén jiān)的意思:人间指的是人类所在的世界,也可以指人世间的事物、人情世故。

社燕(shè yàn)的意思:指人们在社交场合中谈笑风生、互相交流的情景。

身世(shēn shì)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出身和背景。

团扇(tuán shàn)的意思:指人们团结一致,共同合作的精神。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斜日(xié rì)的意思:夕阳斜照的时候,指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暗示事物已经到了结束或衰落的阶段。

吟肩(yín jiān)的意思:形容人的肩膀高而直,姿态优美。

应身(yìng shēn)的意思: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或角色。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兴》,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自身的境遇。首句“无处逢秋不黯然”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秋景时的黯然情绪,无论何处秋色,都无法避免内心的感伤。接下来的“驿前斜日渡头烟”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秋日画面,驿站前夕阳西下,渡口升起淡淡炊烟,增添了寂寥气氛。

“吟肩雅与寒驴称”一句,以“吟肩”自比,暗示自己如同寒酸的旅人,只能靠吟诗度日,流露出诗人的落魄与无奈。而“归梦频争社燕先”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连梦境中都渴望能先于归巢的燕子回到故乡。

“百岁犹穿几两屐,千诗不及一囊钱”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追求的执着,即使一生贫困,也宁愿把时间花在诗歌创作上,而非追求财富。

最后,“故应身世如团扇,已向人间耐弃捐”以团扇自喻,寓意自己的身世如同被抛弃的团扇,随着季节更替而被人遗忘,流露出一种被社会忽视的悲凉感。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陆游独特的个人风格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次韵赵少师寄程给事二首·其一

轻舟来蜀幕春时,便向钱塘咏式微。

临海阻陪三岛会,隔江遥认五云飞。

杀鸡炊黍初乘兴,怨鹤惊猿却念归。

一水盈盈天一色,夜来千里共蟾辉。

(0)

次韵前人治西园池馆因怀昔日太守蒋堂侍郎二首·其一

越有西园作者谁,公今不感咏歌之。

千馀骑拥频来赏,四十年间尚去思。

稚耋行谣方载路,主宾高会正乘时。

也知此乐同民乐,况有前贤台沼诗。

(0)

和颍川见徐学士

台阁官资属二贤,岁寒相见颍流边。

新醪喜泛千钟蚁,永漏惊移数叶莲。

致主圣神跻舜禹,济时功业企闳颠。

故人清会俱高论,肯事狂歌学少年。

(0)

寄题致政李太傅园亭

洛下名园比比开,几何能得主人来。

争如塞上抽身早,长向花前尽兴回。

九老仪形传好事,十洲风景与仙才。

无时啸傲烟霞外,世务纷纷想厌咍。

(0)

次韵答王荀龙郎中旅次除夜

故阴方向此宵穷,有客趋朝念礼容。

将献未央称贺酒,坐听长乐欲明钟。

恩回品汇滋荣近,赏及孤平信息浓。

早晚归同乡圃会,纵观春色上危墉。

(0)

赵资政再尹西蜀

坤维求尹此难才,重倚真贤出上怀。

一去棠阴歌蔽芾,再来人乐似乖崖。

新承纶綍从天别,旧过山川作画排。

莫候使星临益分,郎回符采正三阶。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李白 顾清 方回 丘逢甲 周紫芝 杨士奇 李梦阳 张耒 陈造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