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忠韩喜得刘先生诗》全文
- 注释
- 玉尺:珍贵的尺子,可能象征着时间或遗忘的事物。
沈埋:沉睡,隐藏。
铭篆:刻在器物上的文字或图案。
深:深厚,长久。
指磨:经手人的触摸和打磨。
露正色:显现出本来的颜色。
扣击:敲击。
哀音:悲伤的声音,可能寓意着历史的沉痛。
- 翻译
- 那珍贵的玉尺沉睡已久,上面刻着深深的铭文。
经过长时间的打磨,它展现出真实的色泽,轻轻敲击,发出悲凉的声音。
- 鉴赏
这首诗是刘叉在唐朝创作的,表达了诗人对一位前辈文学家——刘先生诗作的喜悦与赞美。诗中的“玉尺沈埋久”比喻诗人长时间未能领略到刘先生的诗歌之美妙,直至有一天终于得以品鉴其中的深邃意境,故有“得之铭篆深”。这里的“玉尺”象征着高洁无暇的艺术标准,“沉埋久”则表明诗人对于这份美好曾经长时间未能领略。
接下来的“指磨露正色,扣击吐哀音”形容的是诗人在细读刘先生诗作时的情景。“指磨露”意指用手指轻轻摩挲书卷上的墨迹,试图从中感受每一个字、每一句的韵味,而“正色”则是说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净化和升华。至于“扣击吐哀音”,则形容诗人在读诗时,不自觉地发出赞叹的声音,表达内心的激动与喜悦。
整首诗通过对刘先生诗作的细致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前辈文学成就的尊崇和自我情感的抒发,同时也展现了唐代文人们对诗歌艺术的高度评价和个人情感的深厚体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阆风舒先生客居棠溪袁仲素家见示竹帘诗戏作问答二首·其二
何物非可怜,聿向翁户设。
翁好诗更佳,萧然得三绝。
他家少年丛,徒尔歌舞热。
正如阅优场,未久意先辍。
翁今一室老,高卧百念灭。
汤炉松林风,纸帐梅花雪。
时时有佳客,文字送日月。
社日城南山作
社日年年雨,江花处处春。
渐成垂白老,不见踏青人。
榆柳边声杂,龙蛇岁事新。
端来近城郭,犹自厌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