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又绝句》
《又绝句》全文
宋 / 朱淑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乳燕调雏出画檐游蜂喧翅入珠帘。

日长无事人慵困金鸭香销懒更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画檐(huà yán)的意思:指人的眉眼神情,特指人的眼睛表情。

金鸭(jīn yā)的意思:形容外表金光闪闪、华而不实的东西或人。

入珠(rù zhū)的意思:指人进入官场或者某个团体,成为其中的一员。

乳燕(rǔ yàn)的意思:指家燕离巢后,仍能返回原巢,比喻对故乡的眷恋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事人(shì rén)的意思:指能够处理事务、办事能力强的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慵困(yōng kùn)的意思:慵困意指懒散困倦,没有精神和活力。

游蜂(yóu fēng)的意思:形容人群或事物像蜜蜂一样来去匆忙,无所停留。

珠帘(zhū lián)的意思:指贵族或富人家中用珍珠制成的帘子,比喻奢华华丽的生活。

翻译
乳燕带着新生的雏鸟飞出画檐,
忙碌的蜜蜂振动翅膀进入珠帘内。
注释
乳燕:母燕。
雏:小鸟。
画檐:彩绘屋檐。
游蜂:飞翔的蜜蜂。
喧翅:翅膀振动发出声音。
珠帘:装饰有珠子的帘子。
日长:白天漫长。
无事:无所事事。
人慵困:人们感到疲倦。
金鸭:古代香炉的一种,形状似鸭。
香销:香料燃尽。
懒更添:懒得添加新的香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生活的画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在静谧环境中的心境。

"乳燕调雏出画檐"一句,以小燕子的欢快歌唱和它们从精美的窗棂间飞出的活泼情态,烘托出一个温馨而宁静的家庭氛围。燕子不仅是春天的象征,也寓意着家宅的祥和与繁盛。

"游蜂喧翅入珠帘"则继续这种安闲的情景,蜂蝶在珠帘间穿梭,带来了一种奢华而又不失温馨的感觉。这里的“珠帘”既是实写,也暗示着室内生活的舒适与富足。

接下来的"日长无事人慵困"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日长)和人们因无所事事而产生的惰性(慵困),传达了一个闲适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诗人似乎在享受着这份宁静中的乐趣。

最后"金鸭香销懒更添",则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即使是美好的时光也因为过于安逸而变得有些懒散。这里的“金鸭”可能指的是精致的熏香炉,香气渐渐消散,更是增添了一份慵懒之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室内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平和、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同时也流露出一丝闲适中的惰性与慵懒。

作者介绍
朱淑真

朱淑真
朝代:宋   号:幽栖居士   籍贯: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约1135~约1180

朱淑真(约1135~约1180),号幽栖居士,南宋著名女词人,是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生于仕宦之家。幼警慧、善读书,但一生爱情郁郁不得志。丈夫是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和睦,最终因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是劫后余篇。
猜你喜欢

应潮井

碧甃时时减复增,山头海面密相应。

古来泉脉谁穿过,潮落潮生不暂澄。

(0)

感事

权门车马日纷纷,寂寞多应笑子云。

玄白定知非世尚,解嘲那复彊云云。

(0)

茨菰花

折来趁得未晨光,清露晞风带月凉。

长叶剪刀廉不割,小花茉莉淡无香。

稀疏略糁瑶台雪,升降常涵翠管浆。

恰恨山中穷到骨,茨菰也遣入诗囊。

(0)

再谒紫极宫

一去重来已十年,头颅堪笑尚依然。

何当了却尘纷事,来结梅花纸帐缘。

(0)

贺太仆钱少卿直秘阁

几年宿卫向周庐,频贡文章白玉除。

才换月卿归少列,又来天禄校中书。

东吴世胄王孙贵,北第门阑太仆居。

春草题诗欺谢客,上林奏赋慕相如。

石渠讲论应重席,翠辇巡游且奉车。

禁籞风光暮春月,彯缨看是缀严徐。

(0)

明发白沙滩闻布谷有感

提壶劝我饮,杜鹃劝我归。

不如布谷子,劝我勤耘耔。

我少贫且贱,不但无置锥。

笔耒垦纸田,黑水导墨池。

借令字堪煮,识字亦几希。

啼饥如不闻,饥惯自不啼。

骏奔三十年,辛勤竟何为。

发从道涂白,面为风雪黧。

夜来白沙滩,老命轻如丝。

洪涛舞一叶,呼天叫神祇。

生全乃偶然,人力初何施。

晓闻布谷声,如在故山时。

坐令万感集,初悟半世非。

一险靡不悔,数悔庸何追。

有田不归耕,布谷真吾师。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苏轼 胡应麟 杨万里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