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其二》
《秋日·其二》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驱驰昨日药饵更清秋。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

南山自好沮溺同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家徒(jiā tú)的意思:形容家境贫困,家中一无所有。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同流(tóng liú)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主流不同步。

药饵(yào ěr)的意思:比喻好的忠告或教导。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的意思:形容家中贫困,一无所有。

鉴赏

这首《秋日(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此物还堪惜”,开篇即表达了对眼前事物的珍惜之情,引出下文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接着,“何官不可休”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之意,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过去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与如今在清秋时节享受宁静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这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名利的追求往往伴随着他人的误解和自身的孤独,家境的贫寒更是加剧了内心的愁苦。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也触及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普遍现象。

最后,“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引用古代隐士子路和颜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向往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不懈追求。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立春日对雪

帝城东风作春雪,千花堕地吹还灭。

云气微分五凤楼,日华稍动苍龙阙。

天涯对节每思亲,况复愁中数见春。

坐忆高堂献生菜,朝来说著远行人。

(0)

我醉

我醉焉知老,人扶不论家。

鹤衫飘月练,乌帽堕风纱。

是处相逢笑,醒来更自誇。

神仙岂无有,死后上烟霞。

(0)

四雁图·其四

两翼清秋倦未翔,北风喉咶水云乡。

菰蒲万顷食不尽,肯与群凫逐稻粱。

(0)

次韵吾子行新年三首·其三

雪后春风起,天空江水来。

新年浑作客,多病孰怜才。

有道身先老,无人首屡回。

承祯须不爽,闻已扫丹台。

(0)

龙雾洲

龙雾洲,水油油,中有驿驰南越舟。

庾岭瘴天云不收,直到海边天尽头。

天尽头,海茫茫,金珠璀粲平斗量。

鸿毛性命此难忘,槛车何事招巫阳。

不如回雁峰前雁,雁门旧侣年年见。

(0)

采山归步

松边采药去,谷里带云归。

步转半厓侧,影涵空涧微。

独寻茅宇歇,因看水舂机。

数点山花落,孤禽避客飞。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林升 张祎 杨虞卿 陈善 宋若昭 陈汝咸 韦鼎 陈逅 太上隐者 陈如纶 康骈 隐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