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还堪惜,何官不可休。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可(bù kě)的意思:指超出人们的理解和想象,无法用常规思维解释的事物或现象。
家徒(jiā tú)的意思:形容家境贫困,家中一无所有。
沮溺(jǔ nì)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困惑。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驱驰(qū chí)的意思:快速行驶或奔跑;迅速驱赶或驱逐。
四壁(sì bì)的意思:指四面墙壁,形容环境狭小或局限。
同流(tóng liú)的意思:指与众不同,与主流不同步。
药饵(yào ěr)的意思:比喻好的忠告或教导。
自好(zì hào)的意思:自我满足,不与他人交往
昨日(zuó rì)的意思:指过去的时间,即昨天。
家徒四壁(jiā tú sì bì)的意思:形容家中贫困,一无所有。
- 鉴赏
这首《秋日(其二)》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人生世事的感慨。
首句“此物还堪惜”,开篇即表达了对眼前事物的珍惜之情,引出下文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思考。接着,“何官不可休”一句,以反问的形式,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逃避之意,暗示了诗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驱驰如昨日,药饵更清秋。”这两句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过去忙碌奔波的生活状态与如今在清秋时节享受宁静的对比,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的不同感受,以及对当前生活状态的满足。
“名已千人废,家徒四壁愁。”这两句则进一步揭示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名利的追求往往伴随着他人的误解和自身的孤独,家境的贫寒更是加剧了内心的愁苦。这里不仅反映了个人的遭遇,也触及了当时社会的某些普遍现象。
最后,“南山归自好,沮溺本同流。”引用古代隐士子路和颜回的故事,表达了诗人渴望回归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同时也暗含了对传统隐逸文化的向往与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价值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理想生活方式的不懈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