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其六》
《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其六》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春兴无端久废诗,愁心终日乱如丝。

才疏颇觉非同调,韵险频劳为拾遗

时语未工犹好古官逋多负敢论私。

疏毫短札匆匆甚,又是西垣上马时。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愁心(chóu xīn)的意思:忧虑、担心的心情。

春兴(chūn xīng)的意思:指春天来临,大地万物复苏,充满生机。

匆匆(cōng cōng)的意思:匆忙、急忙。

短札(duǎn zhá)的意思:短札是指短而简洁的信件或文书。

官逋(guān bū)的意思:指官员贪污受贿,逃避法律的追究。

好古(hào gǔ)的意思:对古代事物或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浓厚兴趣和追求,崇尚古风古韵。

觉非(jué fēi)的意思:觉得不对劲,感觉不真实或不可信。

上马(shàng mǎ)的意思:准备骑马出行或进行某项活动

拾遗(shí yí)的意思:拾取遗失的物品。

时语(shí yǔ)的意思:指能够体现时代精神和价值观的语言,言辞或观点。

同调(tóng diào)的意思:指音调相同或和谐的声音。

无端(wú duān)的意思:没有理由、没有根据、毫无道理

西垣(xī yuán)的意思:指地位高、权势大的人所居住的宅院。

终日(zhōng rì)的意思:整天,一整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次韵答邵户部文敬前后得七首》中的第六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官场生活中的无奈与矛盾。

首句“春兴无端久废诗”,点明了诗人因某种原因长时间搁置了诗歌创作,春天的美景激发了他的创作欲望,却未能付诸笔端。接着,“愁心终日乱如丝”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纷乱与愁绪,如同乱麻一般难以理清。

“才疏颇觉非同调”表明诗人自知才华有限,难以与志趣相投的人共鸣。“韵险频劳为拾遗”则说明他在诗歌创作中力求创新,即使面临困难也不放弃,努力寻找灵感与表达方式。

“时语未工犹好古”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学的热爱与尊重,即便当时的语言不够成熟,他仍然坚持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的精髓。“官逋多负敢论私”反映了诗人面对官场压力与责任时的矛盾心情,虽然有许多欠款未还,但他不敢将私人问题放在首位。

最后,“疏毫短札匆匆甚,又是西垣上马时”表达了诗人忙碌的生活状态,仿佛时间总是匆匆流逝,转眼间又要回到繁忙的官场生活中去。整首诗情感真挚,既展现了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复杂感受。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竹马子

寻桥柳荒泾,城芜古苑,去波孤艇。

见帆明渚鸟,镫昏驿树,岚光催暝。

陡觉画角生,哀秋声在,水际空离景。

对此恋前游绕,回阑凭断,斜阳红冷。

万感成幽阻,良辰易失,赏心难并。天涯顿雪双鬓。

愁入西风凄哽。

但忆旧扇歌尘,小屏诗梦,人隔潇湘迥。

尊前雁落,满目关山影。

(0)

蓦山溪

故家乔木,门巷桥通市。

市隐有林峦,记听秋,冷枫疏绮。

定巢新燕,胥宇报先声,轻梦占,旧楼台,解道迁莺喜。

红梅一曲,词客风流地。

霜叶胜花妍,算吴歌,好音能继。

渔樵争席,输与海鸥閒,秋色里,许平分,早办为邻计。

(0)

虞美人

断魂空画相思影,细语成悽哽。

鹦哥犹唤旧坊名,几度寻春帘幕误人迎。

年时繫马门前柳,树更如腰瘦。

月胧悬泪夜盈盈,长见小楼圆梦到天明。

(0)

侯滩

江边皎皎过侯滩,更上山腰看打盘。

百岁老儿亲击鼓,城中忧患不相干。

(0)

忆馀杭十首·其三

长忆西湖,湖上春来无限景,吴姬个个是神仙。

竞泛木兰船。楼台簇簇疑蓬岛,野人只合其中老。

别来已是二十年,东望眼将穿。

(0)

题秋江垂钓图

湛湛长江上有枫,江平日落见飞鸿。

安得酒船三百斛,荷花荡里钓秋风。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黄福 陈文龙 王清惠 聂胜琼 木青 梅之焕 张昪 蔡薿 黎培敬 吴迈远 刘铉 毕士安 季芝昌 陈康伯 裴休 秦湛 凌濛初 薛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