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
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
嫦娥(cháng é)的意思:嫦娥指的是嫦娥奔月,比喻女子的美丽和高尚的品质。
多半(duō bàn)的意思:大部分,多数
红尘(hóng chén)的意思:红尘是指尘世间的繁华喧嚣、纷扰琐事,也代表着人世间的欢乐与痛苦。
急景(jí yǐng)的意思:形容景色急速变化。
金樽(jīn zūn)的意思:形容酒杯或酒器的华丽、珍贵。
金缕(jīn lǚ)的意思:指金线,比喻非常细小的东西。
流光(liú guāng)的意思:形容光亮流动、闪烁不定。
梦魂(mèng hún)的意思:形容梦境逼真,魂魄离体。
年年(nián nián)的意思:每年都;每年一次
如何(rú hé)的意思:表示询问或描述做某事的方法或步骤。
疏星(shū xīng)的意思:形容星星稀疏,不密集。
踏红(tà hóng)的意思:指踩着红地毯,表示受到隆重接待或庆祝。
抬头(tái tóu)的意思:抬头指抬起头来,通常表示挺起胸膛,昂首挺立的姿态。
蟋蟀(xī shuài)的意思:比喻人在逆境中仍能保持坚强、顽强的精神。
消磨(xiāo mó)的意思:消磨是一个动词,意思是通过时间的流逝或者持续的活动来减弱或消除某种感觉、能力或者状态。
瑶台(yáo tái)的意思:指高台、高阶,也用来形容高贵、尊贵的地位或身份。
一分(yī fēn)的意思:极其微小的数量或程度
这首《新雁过妆楼·中秋对月》由清代诗人庄盘珠所作,描绘了中秋佳节月下对饮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古典韵味与深沉的情感。
开篇“不醉如何”,直接点明了诗人的饮酒之意,欲借酒消愁。接下来“金樽满、抬头且劝嫦娥”,以满杯的美酒向月亮敬酒,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后“看今看古,为问可也愁么”,诗人自问自答,探讨古今之人的愁绪,引人深思。
“我踏红尘才廿载,已难禁蟋蟀声多”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红尘中度过短短二十载,却已难以抵挡秋夜的蟋蟀声,暗含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慨。紧接着“况来宵。一分月缺,多半秋过”,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月缺月圆的变化,以及时间的无情流逝。
“空将流光掷却,但有谁绿鬓,不受消磨”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时光无情的无奈与感慨。而“断砧零叶,催送急景如梭”则通过断续的砧声和飘落的叶子,形象地描绘了时光匆匆、岁月如梭的景象。
最后,“年年愿携此月,长留照当筵金缕歌”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都能与月亮相伴,让其照亮宴会,留下美好的回忆。而“瑶台近,任梦魂飞度,疏星澹河”则以瑶台、梦魂、疏星、淡河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梦幻般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时间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去年君为郡文学,独抱遗经憎命薄。
出门无马坐无毡,拜迎官长常作恶。
今年君为转运使,殊恩亲出官家赐。
月给太仓三十斛,况复官闲少公事。
人生贵贱反覆间,世上悠悠那解此。
忆昨访我当严冬,写此溪山三数重。
骅骝一去了无影,空有遗迹泥沙中。
闻道河间故城里,开门遥见滹沱水。
何时为画古邯郸,珍重函封寄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