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讽·其一》
《感讽·其一》全文
明 / 陈子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南越称臣汉赵佗,于今南海风波

高台尚在堪朝汉,逝水如斯渡河

几度狐骀闻国诵,谁边犀兕答城歌。

涉川济世元多术,寄语楼船戢戈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称臣(chēng chén)的意思:指一个国家或个人向另一个国家或个人表示服从和臣服。

渡河(dù hé)的意思:渡河是指过河,也可引申为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或突破障碍。

风波(fēng bō)的意思:指风和波浪,比喻社会上的动荡和纷争。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戢戈(jí gē)的意思:收起兵器,停止战斗。

寄语(jì yǔ)的意思:寄语指的是通过书信或口头传达的祝福、忠告或叮嘱。

济世(jì shì)的意思:帮助解决社会问题,造福人民。

楼船(lóu chuán)的意思:楼船是指高大华丽的船只,也可指高楼大厦。

南越(nán yuè)的意思:指越南地区或越南人民。

南海(nán hǎi)的意思:指南方的海洋,也可用来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

如斯(rú sī)的意思:如此,这样

逝水(shì shuǐ)的意思:比喻时间过得很快,如流水一样逝去。

谁边(shuí biān)的意思:表示无论哪一方,都不得罪或得罪不起。

台尚(tái shàng)的意思:指高居官位或地位的人。

犀兕(xī sì)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极为珍贵、稀有。

于今(yú jīn)的意思:指到了现在,表示时至今日。

鉴赏

这首诗《感讽(其一)》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子升所作,通过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深沉感慨和对治国理政之道的思考。

首联“南越称臣汉赵佗,于今南海甚风波”以南越赵佗归顺汉朝的历史故事开篇,暗喻当时复杂动荡的政治局势,如同南海的波涛汹涌,难以平静。赵佗曾是南越的君主,在汉武帝时期归附汉朝,成为汉朝的藩属。这里借赵佗的故事,反映了诗人对于现实政治局面的忧虑。

颔联“高台尚在堪朝汉,逝水如斯无渡河”运用了“高台”和“逝水”的意象,高台象征着历史的遗迹或曾经的辉煌,逝水则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怀念以及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感慨,同时也隐含着对当前治理国家方法的反思——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找到正确的方向,避免重蹈覆辙。

颈联“几度狐骀闻国诵,谁边犀兕答城歌”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反思。狐骀、犀兕在这里代表了不同的族群或势力,国诵和城歌则是指国家的颂歌和城市的欢歌。这两句诗描绘了不同群体在国家治理中的声音,强调了在多元社会中寻求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同时,也暗示了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需要倾听各种声音,理解不同群体的需求和愿望。

尾联“涉川济世元多术,寄语楼船漫戢戈”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涉川济世意味着跨越困难,实现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而寄语楼船、漫戢戈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解决争端、避免战争的期望。这不仅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对未来治理国家方式的一种理想化构想。

综上所述,《感讽(其一)》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政治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治国之道的追求。

作者介绍

陈子升
朝代:明

(1614—1673)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字乔生。陈子壮弟。明诸生。南明永历时任兵科右给事中,广东陷落后,流亡山泽间。工诗善琴。有《中洲草堂遗集》。
猜你喜欢

卖镜

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0)

不寐

不梦华胥仍不醉,灯青室白自高眠。

频闻乾叶下空砌,遥认征鸿唳远天。

虑淡殊非同槁木,无营岂复在龆年。

回思扑漉红尘久,亏损工夫只自怜。

(0)

隐居

习静深山里,幽栖趣偪真。

青楼何足契,白雪故相亲。

守道无妨困,藏书不圣贫。

昔人嘉遁汉,我亦爱逃秦。

(0)

落梅

鹿胎点点上轻裘,脑片飘飘入宝篝。

更向佳人妆额看,梅花到底也风流。

(0)

和早春酒家

丰姿越女更吴姬,一笑能令酒力微。

步月归来浑未醉,家人疑自剡溪归。

(0)

渔父四时曲.夏

烟溪流碧浸炎空,涤濯袢蒸蒹葭风。

大港小港凉世界,隔堤荷荡香到篷。

侬家生长舟一叶,岂识人间半点热。

青笠绿蓑山雨来,雨过波平夜撑月。

水亭避暑冰玉肌,枕设珊瑚簟琉璃。

笑指渔父何辛苦,渔父掉头浑不顾。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谢翱 权德舆 皎然 徐祯卿 姚合 宋琬 张元干 谢薖 李希圣 柳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