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训蒙绝句·卓尔》由宋代著名理学家朱熹所作,体现了其在教育和学术上的深刻见解。诗中通过颜渊与“末学”的对比,以及对老师的教诲的深入思考,表达了对卓越品质的追求和对知识严谨态度的强调。
首句“颜渊不日趋于化,此境宁容末学知”,以颜渊为例,说明了卓越之人不会盲目追求表面的改变或形式化的学习,而是深入理解并内化知识。这里将颜渊与“末学”相对比,“末学”可能指的是那些浅尝辄止、缺乏深度理解的学习者。这一对比强调了卓越与肤浅之间的区别,以及深入学习的重要性。
次句“细诵师言强思索,独于博约语无疑”,进一步阐述了如何达到卓越。它鼓励读者仔细聆听老师的教导,并努力思考,以深化理解。这里的“博约”出自《论语》,意为广泛学习(博)与精炼(约)相结合,强调了广博与精深并重的学习方法。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读者能够对老师的言语产生无异议的理解,展现出对知识的深刻掌握和认同。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反映了朱熹在教育理念上的独到见解,即追求卓越需要深入理解而非表面模仿,同时也强调了通过严谨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来达到知识的真正掌握。这种思想对于现代教育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提醒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积累,更要注重理解和应用,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葛居士住栖碧庵
越山巉巉越台孤,井中双鲤曾走吴。
满坡丛竹遗旧箭,回首霸业空烟芜。
诗人访古凌绝壁,危栖竟欲老深碧。
声摇孤枕海涛壮,影伴瘦筇山月白。
了然道者亦离尘,一龛松下分秋云。
祇今虎豹满平陆,鍊骨谁与笺青旻。
琴心剑气两寂寞,醉墨淋漓风雨落。
九十九峰归梦寒,玉笙泠泠跨飞鹤。
送王舍人罢两浙宪赴阙
上阁还旌节,明廷觐冕旒。
清溪倾绮席,蠹简压归舟。
远俗今无讼,闲田亦有秋。
公期论爵赏,当拜富民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