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海神祠》
《南海神祠》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隋唐遗一庙,香火历千秋

地足扶桑雨,山当大海流。

读碑堪吊古,问树识蛮陬

正欲题诗去,笳吹起暮愁。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大海(dà hǎi)的意思:比喻广阔无边的海洋,也比喻广阔无边的事物或领域。

吊古(diào gǔ)的意思:吊古指的是怀念古人,对古人的崇敬之情。

扶桑(fú sāng)的意思:扶桑是指日本的古称,也用来比喻东方国家或东方文化。

海流(hǎi liú)的意思:指大海中的水流,比喻事物的发展趋势或潮流。

火历(huǒ lì)的意思:指火势猛烈,烈焰熊熊的景象。

蛮陬(mán zōu)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地势崎岖。

千秋(qiān qiū)的意思:千秋,指长久的时期或长远的未来。

题诗(tí shī)的意思:指为某人或某事写诗。

香火(xiāng huǒ)的意思:指庙宇或寺庙内的香火,也泛指宗教信仰的繁荣和兴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南海神祠的历史悠久与自然环境的壮丽,以及诗人在此地的感怀之情。

首联“隋唐遗一庙,香火历千秋”,开篇点出南海神祠的历史悠久,从隋唐时期至今,香火不断,历经千年。这不仅体现了人们对神灵的信仰之深,也反映了此地文化传承的连续性。

颔联“地足扶桑雨,山当大海流”,以生动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描绘了南海神祠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扶桑雨象征着丰富的雨水资源,而山势直面大海,水流不息,展现了自然界的雄伟与壮丽。

颈联“读碑堪吊古,问树识蛮陬”,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通过阅读碑文可以缅怀过去,了解历史;而树木作为自然界的见证者,或许能帮助我们识别遥远的地域或文化。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敬畏。

尾联“正欲题诗去,笳吹起暮愁”,诗人即将题诗留念,却在笳声(古代的一种乐器)的吹奏中感受到了傍晚的愁绪。笳声可能寓意着离别或哀伤,与诗人的情感相呼应,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忧郁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海神祠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诗并序·其六十二

少年何必好,老去何须嗔。

祖公日日故,孙子朝朝新。

祇道人祭鬼,何曾鬼祭人。

暂来何须去,知我是谁亲?

(0)

诗并序·其五十

人去像还去,人来像以明。

像有投镜意,人无合像情。

镜像俱磨灭,何处有众生。

(0)

过郑处士山庄二首·其二

僻处开三径,幽居无四邻。

横文彪子褥,碎点鹿胎巾。

断篱栖夜雉,荒砌起朝麇。

薄暮东溪上,犹言在渭滨。

(0)

五言白话诗·其二十二

身如内架堂,命似堂中烛。

风急吹烛灭,即是空堂屋。

家贫无好衣,造得一袄子。

中心禳破毡,还将布作里。

清贫常使乐,不用浊富贵。

白日串项行,夜眠还作被。

(0)

兀然无事·其五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见。

妙性及灵台,何曾受熏炼。

心是无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动摇,个中无改变。

(0)

海边閒步

潮波静退步登沙,落日山头簇暮霞。

春色不应长恼我,看看即醉故园花。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诗人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