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岐山下二首·其一》
《岐山下二首·其一》全文
唐 / 韩愈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

朅来岐山下,日暮鸿惊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凤皇(fèng huáng)的意思:指凤凰,比喻君主或者贤明的统治者。

鸿惊(hóng jīng)的意思:指大鹏鸟惊起,形容大动静或巨大的变化。

岐山(qí shān)的意思:岐山指的是分道扬镳,各自走自己的路。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翻译
谁说我有耳朵,却听不到凤凰的鸣叫声。
我来到岐山脚下,傍晚时分,边塞的大雁被惊飞。
注释
谁:疑问代词,指代不明的人。
谓:认为,说。
耳:耳朵。
凤皇: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吉祥和贤明。
鸣:鸣叫。
朅:忽然,突然。
来:到来。
岐山:古代山名,位于今陕西省岐山县,与周朝文化有关。
日暮:傍晚,黄昏。
边鸿:边疆的大雁,常用来象征远方或离别。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岐山下二首》。诗中的“谁谓我有耳,不闻凤皇鸣”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政治黑暗、不闻正道的声音的无奈和愤慨。这里的“凤皇鸣”比喻正直之声,意味着理想中的美好声音。在这个语境中,“耳”既指肉体器官,也象征心灵的感受能力。

接下来的“朅来岐山下,日暮边鸿惊”则描绘了一种孤独旅途的情景。诗人到达了岐山之下,这个地方给人的感觉是遥远和荒凉。日暮时分,大群的雁鸟在天际飞过,让人感到一阵惊慌。这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

整体而言,这两句诗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深切感受,以及在特定历史时刻下的个人情怀。

作者介绍
韩愈

韩愈
朝代:唐   籍贯: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   生辰:768~824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贞元八年(792年),韩愈登进士第,两任节度推官,累官监察御史。后因论事而被贬阳山,历都官员外郎、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二年(817年),出任宰相裴度的行军司马,参与讨平“淮西之乱”。其后又因谏迎佛骨一事被贬至潮州。
猜你喜欢

阅文山集谩述二首·其一

誓死成仁永不忘,勤王发愤更鹰扬。

虞渊日落山河惨,吴苑春归草木长。

万里羁囚抛骨肉,百年忠义见文章。

可怜有客王炎午,生祭临风泪几行。

(0)

雨后咏怀四首·其二

日上风檐静,蜘蛛缀网丝。

绿垂依槛草,红落过墙葵。

卧疾妨贤久,怀恩报国迟。

素餐新谢绿,菰米杂粳炊。

(0)

种竹·其一

喜得栽时及早春,宿泥独带藓痕新。

担头挑取来城市,一路清风扫俗尘。

(0)

送大学士黄静庵先生拜封归永嘉·其二

纶音褒美拜恩归,父子同荣世所稀。

不但到家人共喜,旧时泉石总生辉。

(0)

别南京

紫禁钟残万马奔,晓随仙仗出都门。

送行不尽亲朋意,扈从深蒙圣主恩。

日出海霞红散綵,雨添江水绿生浑。

凭高回首瞻钟阜,王气龙蛇势独尊。

(0)

赠医士李士文

李君业医兼业儒,闭门著方仍著书。

济生利物不求报,人多感德交称誉。

常年卖药吴门市,相去吾家无百里。

得兴尤能日往还,一幅风帆度烟水。

惭予薄宦久辞家,君亦移居住京华。

春风二月城南陌,尚得相寻看杏花。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