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
《省试方士进恒春草》全文
唐 / 梁锽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东吴灵草,生彼剡溪傍。

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

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

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

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ěngshìfāngshìjìnhéngchūncǎo
táng / liánghuáng

dōngyǒulíngcǎoshēngyǎnbàng
luànméitáiréngliánhàndànxiāng

duōzhīchēngyuǎnshìchífèngmíngwáng
běiquēyánzhùnánshān寿shòugèngcháng

jīngāochěngmiàoshísuǐjīnliáng
tǎng使shǐzhānjuānháiyóufāng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北阙(běi què)的意思:指高大的宫阙,比喻高峻的山峰或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东吴(dōng wú)的意思:指古代中国三国时期的吴国,也用来形容东南地区。

菡萏(hàn dàn)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如荷花般婉约动人。

金膏(jīn gāo)的意思:指珍贵的药膏,比喻宝贵的医药或宝贵的东西。

涓滴(juān dī)的意思:指极小的数量或程度,形容非常细微或微小。

灵草(líng cǎo)的意思:指具有神奇功效的草药,也用来形容具有特殊才能或智慧的人。

莓苔(méi tái)的意思:指草木生长茂盛的样子。

明王(míng wáng)的意思:指聪明明智的君主或领导者。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剡溪(shàn xī)的意思:指水流湍急,声势浩大。

山寿(shān shòu)的意思:指长寿,寿命长久。

石髓(shí suǐ)的意思:指人的头骨或尸骨,也比喻人的遗骸。

南山寿(nán shān shòu)的意思:指长寿或长命百岁

注释
灵草:指具有神奇功效的草药。
剡溪:古代浙江的河流,此处代指东吴地区。
莓苔:一种青苔,这里形容草药的颜色。
菡萏:荷花的别称,这里代指香气。
远士:指品德高尚或有才华的人。
明王:英明的君主。
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代指朝廷。
南山:泛指长寿的地方,象征长寿。
金膏:比喻珍贵的药物。
石髓:传说中的仙丹,比喻长生不老之药。
翻译
东吴之地生长着神奇的草药,它生长在剡溪的岸边。
这种草既能扰乱莓苔的色彩,又能散发出荷花的香气。
采摘它赠予远方的贤士,用以敬献给尊贵的君王。
这种草能让北宫的颜容更加青春,南山的寿命更加长久。
虽然金膏的功效被赞美,但石髓的优良也不要自夸。
如果能沾取少许,就能获得长生不老的方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名为“恒春草”的植物生长在东吴剡溪边,具有乱莓苔的颜色和菡萏的香气。诗人将这种草视为珍奇之物,不仅称赞其远方来客般的神奇,更以它作为礼物献给明王。这两句表达了对君主的敬仰以及这份礼物的特殊意义。

接下来的“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一句,则是通过对比北城门和南山的永恒与悠久,来形容这草药延年益寿的神效。这里的“北阙”通常指皇宫之门,而“南山”则象征着长生不老。

“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两句,用了“金膏”和“石髓”的比喻,来强调这草药的珍贵与神奇。这里的“金膏”代表了价值非凡,“石髓”则形容其坚固持久,但即便如此珍贵的东西,也不及恒春草之妙。

最后两句“倘使沾涓滴,還游不死方”,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长生不老的心态。这里的“沾涓滴”意味着只要能尝到这草药的一点,就能实现永生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恒春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延续和自然神奇力量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古人对于长生不老的渴望。

作者介绍

梁锽
朝代:唐

梁锽(音“皇”)。官执戟。唐玄宗天宝中人。《全唐诗》收录其诗十五首。
猜你喜欢

句·其十

绿野有佳气,清淮无点尘。

(0)

大泉洞

涓涓石含泉,扁舟过其下。

大旱日望尔,神功一飞洒。

(0)

句·其二

艇子隔溪语,水光冰玉壶。

(0)

访古直寻齐守事,诵诗还爱紫微才。

(0)

送益路提刑谢师厚郎中三首·其二

叱驭灵关万里行,爰书丹笔刺祥刑。

过家旧社瞻卿绣,入蜀何人识使星。

梅福上封推变异,望之雅意在朝廷。

华阴道过行台路,共醉西湖赋鹡鸰。

(0)

咄咄咄,海底鱼龙尽枯竭。

三脚虾蟆飞上天,脱壳乌龟火中活。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方千里 刘跂 释行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