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1日(农历四月初四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钟家村石崖二首·其二》
《题钟家村石崖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万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水与高崖有底冤,相逢不得镇相喧。

若教渔父头无笠,只著蓑衣便是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便是(biàn shì)的意思:表示事物一旦达到某种程度或状态,就不再有其他变化。

不得(bù dé)的意思:不能,禁止,不允许

蓑衣(suō yī)的意思:比喻虚伪、伪装。

相逢(xiāng féng)的意思:指两个人在某个地方、某个时间相遇。

有底(yǒu dǐ)的意思:有底指有底气或有把握,表示有自信心或有把握做某件事情。

渔父(yú fǔ)的意思:渔夫、渔民

注释
水:流水。
高崖:高峭的崖壁。
冤:冤仇,指难以化解的矛盾。
相逢:相遇。
镇:长久。
喧:喧闹。
渔父:打渔的老人。
头无笠:没有斗笠。
著:披着。
蓑衣:蓑衣,古代渔民防雨的衣物。
便是:就是。
猿:猿猴,这里比喻自由自在的人。
翻译
流水和高峭的崖壁之间似乎有着无法言说的冤仇,它们相遇却不能长久地喧闹。
如果能让打渔的老人头上没有斗笠,只披着蓑衣,他就像一只自由自在的猿猴。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象与人生感慨的诗句,出自宋代文学家杨万里的《题钟家村石崖二首》之二。诗中的意境优美,语言精炼。

“水与高崖有底冤”一句,以比喻的手法,将水与高崖之间的关系比作世间纠缠难解的恩怨(冤),表现了自然景物之间似乎存在的情感纽带,既有对抗也有依存。

“相逢不得镇相喧”则是说尽管如此,当水流与高崖相遇时,却又无法彼此压制,只能在激烈的冲撞中发出巨大的声音。这里通过景物描写,隐含着人世间力量对比和冲突的情形。

接下来的两句“若教渔父头无笠, 只著蓑衣便是猿”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诗人设想,如果让渔夫(渔父)不戴斗笠,只穿着蓑衣,那么他就如同山林中的猿猴一般,与自然合一,达到一种自由自在的人生境界。

整体而言,这四句诗通过对水与高崖的描写,以及对渔夫生活状态的设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和谐共生的向往,以及超越尘世纷扰、回到自然本真的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杨万里

杨万里
朝代:宋   字:廷秀   号:诚斋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生辰: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猜你喜欢

苏才翁挽辞二首

翰墨随谈啸,风流在弟兄。
浮名同逆旅,壮志负平生。
使节何年去,丧车故老迎。
悠悠京口外,落日照铭旌。

(0)

弯碕

残暑安所逃,弯碕北窗北。
伐翳作清旷,培芳卫岑寂。
投衣挂青枝,敷簟取一息。
凉风过碧水,俯见游鱼食。
永怀少陵诗,菱叶净如拭。
谁当共新甘,紫角方可摘。

(0)

望锺山

伫立望锺山,阳春更萧瑟。
暮寻北郭归,故绕东冈出。

(0)

证圣寺杏接梅花未开

红蕊曾游此地来,青青今见数枝梅。
只应尚有娇春意,不肯凌寒取次开。

(0)

锺山即事

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0)

致仕邵少卿挽辞二首

谢朓城中守,梁鸿墓下归。
素车驰吉路,丹旐卷寒辉。
抚几虚容在,瞻图实貌非。
无因置一酹,空此叹长违。

(0)
诗词分类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美食
诗人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