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
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
草书(cǎo shū)的意思:指一种行书的字体,泛指潦草、难辨的字迹。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过存(guò cún)的意思:过存指的是过多地储存或积累财物,超过实际需要。
藜杖(lí zhàng)的意思:指用草木做成的拐杖,比喻贫穷。
认过(rèn guò)的意思:认识过、见过或经历过。
入门(rù mén)的意思:指初学者刚开始学习某个领域或技能的阶段。
司马(sī mǎ)的意思:指能力出众、有才华的人。
宿雨(sù yǔ)的意思:指长时间的雨水,也比喻积累已久的情感或事物。
雨草(yǔ cǎo)的意思:指雨后的草地,比喻经过磨难后,人们的心情变得舒畅、愉快。
月光(yuè guāng)的意思:指月亮的光,也比喻没有积蓄或手头拮据。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岁末在异乡临时居住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深沉的情感。
首联“蠹粉透床翻,穿风碎入门”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环境的破败与荒凉。蛀虫的粉末渗透到床榻上,随风飘散,破碎的门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两句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
颔联“月光铜剑影,宿雨草书痕”则转向对夜晚景象的描绘。月光下,铜剑的倒影显得格外冷寂,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而经过一夜雨水的洗礼,草地上留下了斑驳的书痕,似乎记录着过去的岁月。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引人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颈联“司马那存壁,刘伶屡脱裈”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司马迁曾因遭受不公而留下遗恨,其形象被刻在墙壁上;刘伶则因嗜酒而多次脱去衣裤,反映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这两句通过典故的运用,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感慨。
尾联“他宵灯火处,藜杖认过存”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即使在夜晚,诗人依然怀揣希望,在灯火阑珊处寻找光明;藜杖作为行路的工具,象征着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一联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但对未来仍抱有坚定信念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自然景象以及历史典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情感体验,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思考,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湿了春归路。甚今番、青青杨柳,渭城朝雨。
不尽阳关三叠唱,三月月圆三五。
未分手、便思重聚。
知有前期那忍说,请青山、拦著斜阳暮。
君信否,梦中语。车声碾出鹰关去。
到荣昌、行程一半,小餐留住。
回望酒旗风絮影,知道故人何许。
况乡关、半年如雾。
是事口中衔石阙,莽神州、老泪无流处。
千万绪,别君苦。
春阴日夜傍高楼。好风光、翠歇红收。
惊梦回、凤烛恹恹地,惆怅事、唤作无由。
尊前又、彩云新怨,唱吴天尽头。
镇閒阻、谢堂欢语,旧燕空留。休休。
江南恨地,问倾城、何事绸缪。
一波去水,萍絮狼藉,未解西流。
算别来、千歌万舞,泪眼翻湿兰舟。
重经过,江草江花,一路新愁。
朱雀桥边燕子飞,故家文物重京畿。
华堂高敞青霄近,此老风流白发稀。
门引秦淮春水绿,窗含勾曲晚烟微。
席间上客千金剑,庭下佳儿五綵衣。
坐拥词林分旖旎,行缘艺圃袭芳菲。
书联缃帙文韬锦,轴散牙签字刻绯。
阆苑花明千琬琰,海门月照万珠玑。
芸房剔蠹风初定,草閤囊萤露未稀。
一息故应存夜气,分阴还自惜春晖。
琢磨拟并荆人璞,累积何惭乐妇机。
舒卷长怀吾道在,研钻莫遣壮心违。
极知力穑功相近,转觉嬉游事总非。
学习可忘飞振振,趋程好在策騑騑。
公侯必复非难事,贤圣由来此共归。
《奉题王氏勤有书堂十四韵》【明·刘崧】朱雀桥边燕子飞,故家文物重京畿。华堂高敞青霄近,此老风流白发稀。门引秦淮春水绿,窗含勾曲晚烟微。席间上客千金剑,庭下佳儿五綵衣。坐拥词林分旖旎,行缘艺圃袭芳菲。书联缃帙文韬锦,轴散牙签字刻绯。阆苑花明千琬琰,海门月照万珠玑。芸房剔蠹风初定,草閤囊萤露未稀。一息故应存夜气,分阴还自惜春晖。琢磨拟并荆人璞,累积何惭乐妇机。舒卷长怀吾道在,研钻莫遣壮心违。极知力穑功相近,转觉嬉游事总非。学习可忘飞振振,趋程好在策騑騑。公侯必复非难事,贤圣由来此共归。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17567c673b125b206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