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瑸的《行越巂道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艰辛与孤寂。"天下崎岖路,无如越巂西",开篇即以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越巂(今四川省西昌市一带)道路的险峻,暗示了行程的艰难。"重山复重壑"进一步描绘了沿途连绵起伏的山脉和深邃的山谷,这些自然景观增添了旅途的壮丽,同时也隐含了行人的孤独感。
"但有杜鹃啼"则是以哀怨的杜鹃鸟鸣声作为背景,增添了诗境的凄凉。杜鹃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哀愁和思乡之情,此处可能寓言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或对未知前路的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写实的景色和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展现了诗人行走在越巂道上的独特感受,既有旅途的艰辛,也有对远方的期待和怀旧之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读易
春温疮疥繁,衣敝虮虱细。
颓然坐南轩,读易初有味。
初看象数殊,忽此爻彖异。
纷纷者众说,行各半途滞。
大言累千百,杂说记一二。
坐令天人分,复以小大计。
或强出枝叶,或自起旒赘。
孰能言语表,能使意独至。
空中本无华,眼病因有翳。
沈思忽有得,是则入精义。
吾生晚闻道,岁月今少憩。
遗经日在眼,似足了一世。
临流濯垢衣,尚勿惜馀弃。
拟古
西邻有佳人,开户纳明月。
月照衣上缨,同心为谁结。
此结今几时,未解心已折。
隔林闻捣练,起坐更呜噎。
情人在万里,我独音问缺。
不闻行路难,但见思归切。
年来契阔久,烈士或丧节。
如何空床居,初未见短阙。
胡马与越鸟,本自无离别。
草摇新霜白,秋送池中竭。
君心有断绝,妾恨无盈歇。
寄周司理
日月走劻勷,舟楫卧烦暑。
凉秋在万里,客子安得语。
周侯磊落人,怜我自熬煮。
殷勤半月留,可得一笑许。
别来今几日,坐此百里阻。
清风不时来,晓月仍半吐。
卷帘看脩竹,忽似对眉宇。
人生行乐耳,舍此皆自苦。
终期卜邻归,重听对床雨。
虽无呜呜歌,亦有坎坎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