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安中的作品《句(其二)》。通过诗句“后人谁促渔阳战,旧守犹迁象郡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物命运的感慨。
“后人谁促渔阳战”一句,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提出疑问:是谁推动了渔阳之战的发生?渔阳之战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役,涉及到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冲突。诗人在这里借古讽今,或许暗指某些历史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而是由特定人物或因素所促成,引发人们对权力、战争与人性的深思。
“旧守犹迁象郡来”则描绘了一幅历史变迁的画面。象郡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郡名,位于岭南地区。诗句中的“旧守”可能指的是曾经的统治者或地方官员,“迁”则意味着迁移或变动。整句话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曾经的权力中心或统治者经历了更迭,象郡作为地域名称也随着历史的车轮而变化。这不仅反映了地理空间的变动,也隐含了社会结构、政治格局乃至文化传承的变迁。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历史的宏大画卷,通过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命运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历史进程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类社会变迁的感慨。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烛影摇红
乳燕穿帘,乱莺啼树清明近。
隔帘时度柳花飞,犹觉寒成阵。长记眉峰偷隐。
脸桃红、难藏酒晕。背人微笑,半亸鸾钗,轻笼蝉鬓。
别久啼多,眼应不似当时俊。
满园珠翠逞春娇,没个他风韵。若见宾鸿试问。
待相将、彩笺寄恨。几时得见,斗草归来,双鸳微润。
又溪馆听蝉联句
高树多凉吹,疏蝉足断声。
已催居客感,更使别人惊。
晚夏犹知急,新秋别有情。
危湍和不似,细管学难成。
当敩附金重,无贪曜火明。
青松四面落,白发一重生。
向夕音弥厉,迎风翼更轻。
单嘶出迥树,馀响思空城。
嘒唳松间坐,萧寥竹里行。
如何长饮露,高洁未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