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雷漕》
《上雷漕》全文
宋 / 危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破裘芒履晚山前,手抱乌桐白玉弦。

闻道知音高处,一声弹入紫微天。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àngléicáo
sòng / wēizhěn

qiúmángwǎnshānqiánshǒubàotóngbáixián

wéndàozhīyīnzàigāochùshēngtánwēitiā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玉(bái yù)的意思:形容品质高尚、纯洁无瑕。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芒履(máng lǚ)的意思:形容行走时严谨谨慎,像踩在芒刺上一样小心翼翼。

闻道(wén dào)的意思:指通过听闻他人的道德品质、学识修养等方面的优点,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

知音(zhī yīn)的意思:知己,好朋友

紫微(zǐ wēi)的意思:指天文学中的紫微星,也用来比喻权势显赫的人。

翻译
傍晚时分,我穿着破旧的皮衣和草鞋走在山前,手里抱着一把乌桐制作的白色琴弦的古琴。
听说知音在那高高的地方,于是我轻轻拨弦,一曲弹向那紫色的天际。
注释
破裘:破旧的皮衣。
芒履:草鞋。
晚山前:傍晚的山前。
乌桐:一种黑色的硬木,常用于制作乐器。
白玉弦:白色的琴弦,可能指琴的装饰或琴音清亮。
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人,这里指知己。
高处:高高的地方,可能象征着地位或精神层面的高远。
紫微天:古代星宿名,也象征着天庭或理想之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生活情景和精神追求。开篇“破裘芒履晚山前,手抱乌桐白玉弦”两句,通过对服饰和鞋履的描述,以及手持琴瑟,展现了人物的清贫与爱好。同时,这种形象也隐喻着诗人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

“闻道知音在高处,一声弹入紫微天”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音乐美妙境界的向往,以及通过音乐与宇宙精神的沟通。这里的“知音”指能够理解并欣赏高雅艺术的人,而“一声弹入紫微天”则是说,诗人希望他的琴声能飞扬到最高的星空之中,与天地合一。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隐逸生活和音乐情操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艺术至上的追求。

作者介绍

危稹
朝代:宋   字:逢吉   籍贯:抚州临川(今属江西)   生辰:1158~1234

危稹(1158~1234),南宋文学家、诗人。原名科,字逢吉,自号巽斋,又号骊塘。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淳熙十四年进士,调南康军教授,擢著作郎兼屯田郎官,出知潮州,又知漳州。卒年七十四,文为洪迈所赏,诗与杨万里唱和,著有《巽斋集》。
猜你喜欢

题虞山人家南轩

荣名众所慕,隐趣良寡知。

君子苟明此,意美神自怡。伊人习嘉■,远与尘世离。

崇轩结新搆,深静抱林池。

高荷既丰缛,密竹更逶迤。

灵禽夕下渚,凉飙晨汎漪。

肴觞置前席,谈燕无休时。

祛喧信成美,为乐讵非宜。

来惟动情款,寄爽恒在斯。

(0)

李早马图

外甥似舅明昌帝,取法宣和尚工伎。

李早画马供奉时,画院森森严品第。

冀之北土马所生,早也想见房星精。

遂令龙媒出毫素,侧胸注目疑嘶鸣。

纨扇画三骑,郎君峭鞍辔。

窄衫绣襮四带巾,靴尖曾踢中州碎。

紫绒军败祁连山,金钿玉轴仍南还。

好事空馀扇头马,至今拂拭尘埃间。

(0)

牧牛歌

我昔维舟彭泽县,东村西坞都行遍。

茅屋深林十数家,数家茅屋连秋甸。

老翁七十蓑笠归,门外系牛桑下便。

平原过雨草生香,远岫馀晖烟似练。

牧儿骑牛不知倦,吹笛山前任回转。

自矜牛背稳如舟,笑我舟行命如线。

况是闾阎日相见,辞家万里非吾愿。

非吾愿,归来耕稼逢秋宴,田间对尔空三叹。

(0)

渔父曲

雨过暮云收,江空凉月出。

轻蓑独钓翁,一曲秋风笛。

宿鹭忽惊飞,点破烟波碧。

(0)

雨中花.龙宝寺紫荆

一搦纤腰清瘦。六幅轻纱红皱。

粉熟香生,态浓妆浅,正是愁时候。

萧萧风雨黄昏后。云湿仙衣寒透。

正帘悄窗闲,灯昏酒冷,听尽莲花漏。

(0)

沁园春·其二十六送佩兰袁子还闽

花满河阳,棠阴蔽野,久着贤声。

记京第相逢,仙凫书接,山楼久住,藜火宵明。

笔擅三长,才堪八面,每见挥毫对客成。

白鸥园,平生老眼,为尔偏青。谩夸词翰纵横。

还自愧、文章浪得名。

念此日编摩,真劳旧宰,它年流播,尽付来英。

宝泽楼前,琼恩堂上,几度笙歌共醉醒。

沧洲远,鳌峰乌石,目送君行。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