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受重安持督节,谥书忠壮配高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败亡(bài wáng)的意思:指战败、灭亡。
晨钟(chén zhōng)的意思:晨钟指的是清晨的钟声,比喻新的时代或新的事物的到来。
桓桓(huán huán)的意思:形容气势旺盛、精神饱满。
拒逆(jù nì)的意思:拒绝抵抗和违抗
庙宇(miào yǔ)的意思:指官场上的地位不稳定,随时可能被换掉。
暮鼓(mù gǔ)的意思:指傍晚时分敲击的鼓声,比喻危险临近、局势紧张。
七尺(qī chǐ)的意思:形容人的身材高大。
堂堂(táng táng)的意思:形容人或事物宏伟、庄重、威严。
威武(wēi wǔ)的意思:形容威风凛凛、气势雄伟,具有强大的力量和威严的气势。
萧史(xiāo shǐ)的意思:指人事已去,事物已消逝,形容已经过去或已失去的事物。
英姿(yīng zī)的意思:指人的仪态、风度、姿态等方面表现出的英俊、美丽的样子。
忠壮(zhōng zhuàng)的意思:形容忠诚坚定,意志坚强,勇敢有力。
暮鼓晨钟(mù gǔ chén zhōng)的意思:暮鼓晨钟是指黄昏时敲打的鼓声和清晨敲响的钟声,用来比喻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威猛的将军形象,他身高七尺,气度非凡,无人能敌。他的事迹中,提及了保州萧史的典故,暗示他有高尚的品德和吸引人的魅力,如同萧史那样。同时,他拒绝逆境,如同侯生一般坚韧,最终赢得了胜利。他被授予重职,持节守护一方,其忠诚壮烈的行为得到了后世的极高评价,甚至与高皇相配。他的庙宇庄重堂皇,坐落在黄牢之地,每天的暮鼓晨钟都铭记着他的功绩,永不忘记。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忠勇将军的颂歌,表达了对先贤的敬仰和怀念。
- 翻译
- 有一位英姿飒爽的七尺男儿,威武无比,谁能抵挡。
保州的萧史因仰慕他的美德而来,但拒绝违逆的侯生最终走向败亡。
他被授予重任,手持节杖,忠诚壮烈,与高皇相配。
宏大的庙宇建在黄土之下,早晚的钟鼓声中,他的事迹永不忘怀。
- 注释
- 有美:形容人的美好。
英姿:英勇的姿态。
七尺长:指成年男子的身高。
桓桓:威武的样子。
孰:谁。
保州:古代地名。
萧史:传说中的善吹箫的仙人。
依德:依附美德。
拒逆:违抗、抗拒。
侯生:指某位侯姓人物。
败亡:失败灭亡。
爵受:接受封爵。
重安:重要的职位或官衔。
持督节:执掌监督权。
谥书:给予死者的谥号。
忠壮:忠诚且勇猛。
高皇:对皇帝的尊称。
堂堂:宏伟的。
庙宇:供奉神灵的建筑物。
黄牢:古代祭祀时的一种祭品,象征地位崇高。
暮鼓晨钟:寺庙的报时钟鼓,象征时间流逝和纪念。
暂忘:忘记片刻。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陈宪副湖山一览诗后
陈君读书号博识,鞭笞诸子嚼群籍。
残铜败铁投洪垆,瞬息化作黄金汁。
番阳春深湖水浑,忆昔圣祖西来巡。
龙争虎斗白日瞑,我师一鼓彼师奔。
四郊阴翳转开霁,上清下旷见天地。
日月双辉开大明,赫赫皇图传万世。
陈君曾上庐山巅,俯视湖水怀当年。
圣祖神游去已远,攀龙为赋乌号篇。
平生崛奇降不下,山名水字费模写。
铺张圣德与神功,欲继商书与周雅。
词坛自古多旁蹊,毛颖有传闻昌黎。
此诗请刻庐山石,圣祖勋业天地齐。
- 诗词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