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唐之淳的《秋日杂题(其二)》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夜的画面。"蠮螉塞外风吹雨",通过蠮螉(一种昆虫)在风雨中振翅的声音,暗示了边地环境的荒凉与凄冷。"鸡鹿山头露欲霜"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寒意,鸡鹿山头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寒冷的氛围。
诗人的情感投射在对母亲的思念上:"为恐寒惊慈母线",他担心自己身处的严寒会惊扰到远方的母亲,她可能正在家中为他缝制衣物。这种深情厚谊和孝心体现在他想象中即使在寒冷的夜晚,也要穿上母亲亲手编织的旧衣裳,以保暖并寄托对家的思念。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以及对亲情的深深眷恋,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家国情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郡中春宴因赠诸客
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
尘忝亲近地,孤负圣明恩。
一旦奉优诏,万里牧远人。
可怜岛夷帅,自称为使君。
身骑牂牁马,口食涂江鳞。
闇澹绯衫故,斓斑白发新。
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
颁条示皇泽,命宴及良辰。
冉冉趋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蛰虫鸟,亦应天地春。
薰草席铺坐,藤枝酒注樽。
中庭无平地,高下随所陈。
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头,掩口语众宾。
勿笑风俗陋,勿欺官府贫。
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
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
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
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
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
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
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
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
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
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
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
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
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
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
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
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
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
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
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早春西湖闲游怅然兴怀忆与微之同赏因思在越官重事殷镜湖之游或恐未暇偶成十八韵寄微之》【唐·白居易】上马复呼宾,湖边景气新。管弦三数事,骑从十馀人。立换登山屐,行携漉酒巾。逢花看当妓,遇草坐为茵。西日笼黄柳,东风荡白蘋。小桥装雁齿,轻浪甃鱼鳞。画舫牵徐转,银船酌慢巡。野情遗世累,醉态任天真。彼此年将老,平生分最亲。高天从所愿,远地得为邻。云树分三驿,烟波限一津。翻嗟寸步隔,却厌尺书频。浙右称雄镇,山阴委重臣。贵垂长紫绶,荣驾大朱轮。出动刀枪队,归生道路尘。雁惊弓易散,鸥怕鼓难驯。百吏瞻相面,千夫捧拥身。自然闲兴少,应负镜湖春。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46167c6721f3be98682.html
府西池
柳无气力枝先动,池有波纹冰尽开。
今日不知谁计会,春风春水一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