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兵工炮石,健士斗熊狻。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阵(bā zhèn)的意思:指古代军队布阵时使用的八种阵法,也泛指各种布局有序的陈设。
别处(bié chù)的意思:指除了当前所在的地方之外的其他地方。
兵工(bīng gōng)的意思:指军事工业,也泛指与军事相关的工作或产业。
长蛇(cháng shé)的意思:形容人或物排列有序,连绵不断
邯郸(hán dān)的意思:指虚妄的梦想或幻想,也可以指不切实际的希望或理想。
浣雪(huàn xuě)的意思:洗涤雪水,比喻清除冤屈或洗刷污名。
几曾(jǐ zēng)的意思:表示过去曾经有过的事情或状态,现在已经不存在或改变了。
将令(jiàng lìng)的意思:指接受命令或指挥的人,即将军或将领。
酒杯(jiǔ bēi)的意思:指酒杯中的酒,也比喻饮酒的场合。
来往(lái wǎng)的意思:互相往来、交流
鸣笳(míng jiā)的意思:指战争爆发时,鸣笳声响彻云霄,表示战斗开始。
奇兵(qí bīng)的意思:指突然出现的、具有特殊能力或技巧的军队或个人。
前锋(qián fēng)的意思:前锋是指在军事、体育或其他领域中,站在最前面,率先冲锋或领先的人或团队。
三韩(sān hán)的意思:指古代中国的三个韩国,泛指边远地方。
桑乾(sāng qián)的意思:指人们为了生计而忍受贫困、艰苦的生活。
伤别(shāng bié)的意思:指因分别而感到痛苦、伤心。
汤火(tāng huǒ)的意思:指家中炊灶的火,比喻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五部(wǔ bù)的意思:五个部分或者五个方面的合集。
行路(xíng lù)的意思:指人在生活中行走、行动的过程。
易水(yì shuǐ)的意思:易水是一个地名,指的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条河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较量或决斗的地点。
征衣(zhēng yī)的意思:指战时动员民众,征用衣物供军队使用。
中坚(zhōng jiān)的意思:中坚指的是在团体或组织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的人或事物。
行路难(xíng lù nán)的意思:指行走的路途艰难困苦,形容事情进行得十分困难。
- 鉴赏
这首《出塞曲》是明代诗人黄衷的作品,通过其描绘了军队出征边塞的壮阔场景,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与英勇。
首句“鸣笳驱易水,扬旆指桑乾”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军队出征的情景:号角声声,如同战鼓,引领着大军从易水出发;旗帜飘扬,指向遥远的桑乾河畔。这两句不仅渲染了出征的气势,也暗示了征途的遥远和艰难。
接下来的“将令如汤火,敢嗟行路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出征的艰辛与危险,但将士们却无畏无惧,勇往直前,不因困难而退缩。
“前锋并蓟队,掎捔总邯郸”描述了军队的布局与战略,前锋部队与蓟地的军队并肩作战,而整个战斗则像总攻邯郸一样,显示出指挥官的高超战术和将士们的英勇。
“神臂中坚砮,长蛇八阵蟠”则运用比喻手法,形容军队布阵如神臂般精准,形成一条蜿蜒曲折的长蛇阵型,形象地展示了军队的战术布局和战斗力。
“奇兵工炮石,健士斗熊狻”描绘了军队中的奇兵和勇士们在战场上与敌人激烈交锋的场景,炮石轰鸣,勇士们勇猛无比,与敌方的猛兽(熊狻)进行殊死搏斗。
“已尽三韩境,将夷五部坛”表明了军队的征伐范围之广,不仅深入敌境,还征服了多个敌方部落,展现了军队的强大实力和远征的决心。
“挏酒杯倾乳,征衣浣雪寒”描绘了将士们在艰苦环境中饮酒取暖、洗涤征衣的场景,体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
最后,“李苏伤别处,来往几曾看”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远离家乡、长期在外征战的孤独与思念之情,同时也赞美了他们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整体而言,《出塞曲》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古代战争的激烈场面、将士们的英勇精神以及对国家的忠诚,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边塞诗。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