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小江口》
《小江口》全文
明 / 顾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汉水霜前落,微波一苇通。

沙然红蓼色,岸袅白茅风。

兴在烟霏际,年销马迹中。

浮云休蔽目,流盻送归鸿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茅(bái máo)的意思:白茅是指茅草的颜色白色,比喻人品纯洁或清白无辜。

浮云(fú yún)的意思:比喻虚幻、不真实的事物或情感。

归鸿(guī hóng)的意思:指归程远的大雁,比喻旅游或迁徙的人。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红蓼(hóng liǎo)的意思:形容人的脸色或气色红润、健康。

微波(wēi bō)的意思:微波是由“微”和“波”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泛指微小的波动或变化。

烟霏(yān fēi)的意思:烟雾缭绕、烟尘弥漫。

一苇(yī wěi)的意思:比喻柔弱的力量也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璘的《小江口》描绘了一幅秋日江边的宁静景象。首句“汉水霜前落”写出了汉水在秋霜降临之前就已经开始结冰,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气候的寒冷。接着,“微波一苇通”描绘了江面微风吹过,一片芦苇随波起伏,象征着江面的开阔与畅通。

“沙然红蓼色”描绘了岸边生长的红蓼在秋风中摇曳,色彩鲜明,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岸袅白茅风”进一步描绘了江边白茅草在风中轻轻摆动的姿态,显得静谧而富有动态美。

“兴在烟霏际”表达了诗人在此时兴起的游兴,似乎沉浸在如烟如雾的江面上,心境悠然。“年销马迹中”则暗含时光流逝,岁月在江边马蹄印的消失中悄然消逝。

最后两句“浮云休蔽目,流盻送归鸿”以景寓情,劝诫人们不要被眼前的浮云遮住视线,要像江上的归雁一样,保持开阔的视野和对远方的期待,寓意着诗人对自由和远方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边的自然景色,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哲思,是一首富有意境的山水小品。

作者介绍
顾璘

顾璘
朝代:明

顾璘(1476~1545)明代官员、文学家。字华玉,号东桥居士,长洲(今江苏省吴县)人,寓居上元(今江苏省南京市),有知人鉴。弘治间进士,授广平知县,累官至南京刑部尚书。少有才名,以诗著称于时,与其同里陈沂、王韦号称“金陵三俊”,后宝应朱应登起,时称“四大家”。著有《浮湘集》、《山中集》、《息园诗文稿》等。其曾评注杨士弘《唐音》。
猜你喜欢

江南送左师

江南为客正悲秋,更送吾师古渡头。

惆怅不同尘土别,水云踪迹去悠悠。

(0)

张公超谷中石

鼓箧依绿槐,横经起秋雾。

有时连岳客,尚办弦歌处。

自予去幽谷,谁人袭芳杜。

空留古苔石,对我岩中树。

(0)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其一钓台

我有严湍思,怀人访故台。

客星依钓隐,仙石逐槎回。

倒影含清沚,凝阴长碧苔。

飞泉信可挹,幽客未归来。

(0)

又二绝·其一

石上溪荪发紫茸,碧山幽蔼水溶溶。

菖花定是无人见,春日惟应羽客逢。

(0)

归山与酒徒别

野客本无事,此来非有求。

烦君徵乐饯,未免忆山愁。

红烛侵明月,青娥促白头。

童心久已尽,岂为艳歌留。

(0)

幽居作

山舍千年树,江亭万里云。

回潮迎伍相,骤雨送湘君。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