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郊 居 书 事 宋 /赵 蕃 物 意 因 人 喜 ,人 情 与 物 和 。家 家 缲 茧 火 ,处 处 插 秧 歌 。麦 熟 黄 疑 委 ,桑 余 路 尚 多 。我 居 虽 逼 仄 ,度 日 亦 婆 娑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插秧(chā yāng)的意思:指在田地里插秧苗,比喻开始做事或开始进行某项工作。
处处(chǔ chù)的意思:处处意指“到处、各处”,表示某事物或某种情况在各个地方都存在或普遍存在。
度日(dù rì)的意思:度过一天的时间,表示度日如年,时间过得很慢。
家家(jiā jiā)的意思:指家家户户、每家每户。表示普遍、广泛。
麦熟(mài shú)的意思:形容事情已经到达最佳状态,可以收获或取得成功。
婆娑(pó suō)的意思:形容舞蹈或树木等摇曳的样子,也可用来形容人的姿态或行动优美。
人情(rén qíng)的意思: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系。
物意(wù yì)的意思:指言辞或行为所表达的意思或含义。
物和(wù hé)的意思:指物品相互和谐、协调。
秧歌(yāng gē)的意思:秧歌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舞蹈,也用来形容人们欢快地跳舞或跳跃。
- 注释
- 物意:事物的意义。
人喜:因人而异。
人情:人的情感。
物和:与万物和谐。
缲茧:煮茧取丝。
火:煮茧时的火。
插秧歌:插秧的歌声。
麦熟:麦子熟透。
黄疑委:金黄一片,似乎要落下。
桑馀:桑树剩余的叶子。
路尚多:道路依然繁忙。
我居:我居住的地方。
偪仄:狭小。
度日:过日子。
婆娑:自在快乐。
- 翻译
- 事物的意义因人而异,人的情感也与万物和谐共处。
每家每户都在煮茧取丝,田间地头到处是插秧的歌声。
麦子熟透了,金黄一片,仿佛要落下,桑树叶子虽少,道路依然繁忙。
我居住的地方虽然狭小,但每天的生活也过得自在快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乡村生活的场景,诗人赵蕃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境。"物意因人喜,人情与物和",开篇即表达了人与万物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喜悦之情,暗示了农耕生活中的共生关系。接着,"家家缲茧火,处处插秧歌"通过具体的劳动画面,如缲丝的烟火和插秧的歌声,生动展示了农忙时节的热闹与繁忙。
"麦熟黄疑委,桑馀路尚多"进一步描绘了丰收的季节,麦子熟透,金黄一片,仿佛要自然落下,而桑树修剪后,道路上仍有忙碌的农人。诗人身处逼仄的居所,但内心并不觉得局促,反而在日常劳作中找到了乐趣,"度日亦婆娑",这里的"婆娑"既形容动作的舒缓,也暗含心境的愉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活力,传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融,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深深热爱和满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双燕离
双燕来从海东国,万里相随肯相失。
玉堂金屋春昼长,两两雕梁相对立。
一朝鸷鸟抉其雄,孀雌来往悲巢空。
终日呢喃不停语,似将哀苦愁春风。
襄阳女儿姚玉京,十五画得双眉成。
可怜中道守空屋,见此孀燕偏伤情。
举头问尔燕,尔与侬谁苦。
尔死徒一身,侬死抛夫母。
君不见临邛曾有当垆人,未知闻此伤情否。
瞻绿轩
朝歌湘灵曲,暮吟卫武诗。
绿竹久不见,俛仰令人思。
绿竹猗猗今在目,千竿万竿森似束。
月来琐碎影筛金,风过玲珑声戛玉。
初疑家居渭水濆,又疑身住淇园村。
鹧鸪朝朝叫阴雨,凤皇夜夜宿寒云。
红尘半点不能入,苍雪寻常随衣湿。
六逸风流岂足誇,七贤潇洒应难及。
客来几度问平安,旋挑紫笋煎龙团。
阳春白雪有佳句,往往留在青琅玕。
如此轩居良不俗,此君相对温如玉。
何须更种海棠花,西园夜夜烧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