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八州(bā zhōu)的意思:指国家的领土广大,疆域辽阔。
池亭(chí tíng)的意思:池亭是指古代宫廷中的小亭子或小楼阁,也用来比喻隐居或退隐的地方。
楚江(chǔ jiāng)的意思:楚江是指中国古代楚国的江河,用来比喻英雄豪杰。
风月(fēng yuè)的意思:风月是指风景和月亮,常用来形容美好的自然景色或良好的人文环境,也可以表示男女之间的浪漫情愫。
高台(gāo tái)的意思:指地势高而平坦的台地,也比喻地位高、权势大。
江山(jiāng shān)的意思:指国家的疆土、版图,也指国家的统治地位和政权。
恋恋(liàn liàn)的意思:形容舍不得离开或分别。
庖丁(páo dīng)的意思:指熟练的厨师或屠夫,也用来比喻精于某种手艺或工作的人。
驱车(qū chē)的意思:指乘车前往某地。
去后(qù hòu)的意思:表示某人或某物离开后的状态或情况。
日暮(rì mù)的意思: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也比喻事情接近尾声或即将结束。
三马(sān mǎ)的意思:指一个人同时驾驭三匹马,形容一个人能力出众,才华横溢。
山麓(shān lù)的意思:山脚下,指山的脚下或山脚附近的地方。
陶公(táo gōng)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像陶瓷器一样光洁无瑕,无可挑剔。
吴楚(wú chǔ)的意思:指吴国和楚国,泛指两个相距较远的地方。
下山(xià shān)的意思:下山指从山上下来,比喻摆脱困境、解决问题或者结束某种状态。
月半(yuè bàn)的意思:指时间已过半,接近月底。
-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佐(汝学)所作的《和进士姑苏杜子开宴读书台韵》。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览读书台后的所见所感,展现了其对历史遗迹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首联“陶公去后我来游,尚有高台睨八州”,以陶渊明为引子,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士的追忆,同时也点明了自己在此地游览的背景。高台俯瞰八州的景象,既展现了读书台地理位置的优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情与远大志向。
颔联“吴楚江山双目了,池亭风月半囊收”,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壮丽景色。诗人仿佛用双眼将吴楚江山尽收眼底,而池塘亭阁间流转的风月,则被他巧妙地装入心中,成为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喜爱与赞美。
颈联“堂听鲁鼓移三马,诗擅庖丁解十牛”,通过典故的引用,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鲁鼓移三马的故事出自《左传》,象征着力量与智慧的结合;而“诗擅庖丁解十牛”则可能暗指诗人的才华横溢,能够像庖丁解牛一样,将复杂的文字处理得游刃有余。这两句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文学造诣,也体现了他对历史故事的深刻理解。
尾联“日暮驱车下山麓,我心恋恋未能休”,在时间的流逝中,诗人驾车离开,但心中却充满了不舍与留恋。这不仅是对眼前美景的依依不舍,也是对这次游览经历的回味与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文化的独特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