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变(bǎi biàn)的意思:形容事物变化多端,多种多样。
不异(bù yì)的意思:没有差别,没有区别
不见(bú jiàn)的意思:不再见到,失去联系
从来(cóng lái)的意思:表示事物的常态、习惯或一贯的状态。
烦恼(fán nǎo)的意思:指心情烦闷,苦恼困扰。
镬汤(huò tāng)的意思:指热闹非凡的场面或繁忙的局面。
即是(jí shì)的意思:即刻就是,马上就是。
空过(kōng guò)的意思:指对待某事或某人不予理会,不加干涉或不加评论,也可以理解为不加控制或不加限制。
了达(le dá)的意思:了解到达,通达事理,心灵开通。
炉炭(lú tàn)的意思:比喻亲密的朋友或亲人。
涅盘(niè pán)的意思:涅盘是佛教用语,指的是通过修行、超脱尘世,达到解脱、彻底摆脱一切痛苦和尘世纷扰的境界。
菩提(pú tí)的意思:指佛教中的菩提树,比喻佛法的真理和智慧。
如来(rú lái)的意思:佛教中指佛陀,也可用来形容某人具备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特质。
声闻(shēng wén)的意思:声音传闻到耳朵中,指消息传达出去。
随人(suí rén)的意思:随着他人的意愿行事,没有自己的主见。
贪嗔(tān chēn)的意思:贪嗔是指人们贪图财富、物质享受和怀有嫉妒心理,这是佛教中所说的三毒之一。
徒劳(tú láo)的意思:白费力气,没有效果或成果。
无心(wú xīn)的意思:没有心思或意愿去做某事
邪执(xié zhí)的意思:指人的思想或行为偏离正道,执迷不悟。
性空(xìng kōng)的意思:指人的性情或行为空虚无实,没有实质内容或价值。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犹如(yóu rú)的意思:形容两者之间非常相似或相仿。
愚人(yú rén)的意思:指愚蠢、愚笨的人。
造作(zào zuò)的意思:虚假地表现,做作,矫揉造作。
智者(zhì zhě)的意思:智慧的人,聪明人
执正(zhí zhèng)的意思:坚守正确的道义和原则,不偏离正道。
- 鉴赏
这首诗《十四科头(其五)静乱不二》由南北朝时期的宝志禅师所作,以禅宗的智慧探讨了静与动、清净与烦恼、生死与涅槃之间的关系,以及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首句“声闻厌喧求静,犹如弃面求饼”,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宁静时的盲目和误解,如同舍弃面粉而追求饼的形状,忽略了本质与过程的关系。接着,“饼即从来是面,造作随人百变”进一步指出,事物的本质并未改变,只是人们赋予了它不同的形态和意义。
“烦恼即是菩提,无心即是无境”揭示了烦恼与觉悟、无心与无境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内心的清净与外在世界的关联。接下来的“生死不异涅槃,贪嗔如焰如影”则阐述了生死与涅槃的同一性,以及贪嗔等负面情绪的虚幻本质。
“智者无心求佛,愚人执邪执正”对比了智者与愚者的不同态度,前者以无心的态度去追求真理,后者则固执于偏见。最后,“徒劳空过一生,不见如来妙顶。了达淫欲性空,镬汤炉炭自冷”告诫人们避免徒劳无功的生活,认识到欲望的空洞本质,从而达到内心平静的状态。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的比喻和对比,深刻地表达了禅宗的核心思想——静乱不二,即无论外界如何变化,内心的平静与清明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