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
- 拼音版原文全文
献 白 尹 唐 /许 浑 醉 舞 任 生 涯 ,褐 宽 乌 帽 斜 。庾 公 先 在 郡 ,疏 傅 早 还 家 。林 晚 鸟 争 树 ,园 春 蜂 护 花 。高 吟 应 更 逸 ,嵩 洛 旧 烟 霞 。
- 翻译
- 沉醉在舞蹈中度过生涯,身着宽大的褐色衣裳,头戴歪斜的黑帽。
如同庾公先前治理郡务那般,又像疏广、疏受叔侄早早辞官归家。
傍晚时分林间鸟儿竞相栖息在树上,春日里花园里蜜蜂围绕花朵忙碌。
高声吟诵应更加超脱不群,回想起嵩山和洛水间的云雾缭绕,往昔的风景。
- 注释
- 醉舞:在酒醉的状态下跳舞,形容生活放纵不羁。
任生涯:随意地生活,不拘小节。
褐宽:褐色且宽松的衣服,指简朴的穿着。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常用来指便服或隐士之帽。
庾公:指庾亮,东晋名臣,以清高雅量著称,这里比喻品行高洁的地方官。
先在郡:比喻先已在此地担任官职。
疏傅:指西汉疏广与疏受,二人相继辞官归乡,享受天伦之乐,象征早日归隐。
早还家:早早地辞官返回家乡。
林晚:傍晚时的树林。
鸟争树:鸟儿们在争夺栖息的树枝,形容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园春:春天的花园。
蜂护花:蜜蜂围绕花朵采蜜,保护花朵,比喻自然界和谐共生的景象。
高吟:高声吟诗,表达超脱的情怀。
更逸:更加飘逸,超凡脱俗。
嵩洛:嵩山和洛水,代指古代文人向往的隐居之地。
旧烟霞:昔日的山水云雾,引申为往日的美好风景或淡泊的生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里宴饮后,醉意盎然之际,随性起舞,任凭生活的自然流转。诗中的“褐宽乌帽斜”则是对人物形象的一种描写,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不拘小节的情态。
“庾公先在郡,疏傅早还家”两句,则是说到诗人心中所仰慕的庾信(庾公)曾在官府任职,但自己却早已脱离了世俗的羁绊,回归家庭。
“林晚鸟争树,园春蜂护花”这两句生动地描绘出春日里自然界的景象,林间鸟儿争夺枝头,园中蜜蜂守护着它们所钟爱的花朵。这既是对大自然美好时节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状态的向往。
“高吟应更逸,嵩洛旧烟霞”则表达了诗人在山水间高声歌唱,心灵更加超脱和从容。"嵩洛旧烟霞"中的"嵩洛"通常指的是嵩山和洛水之间的地域,这里用来描绘出一片仙境般的意境。
整首诗通过对人物形象、自然景物及情感状态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大自然合一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有所叹
亲者如路人,故者如世雠。
路人与世雠,反与亲故侔。
无日不同处,无事不同谋。
自谓腹心托,长久逾千秋。
不知祸有孕,有识所深忧。
一旦乘间作,四顾谁依投。
往往舍之去,掉臂不回头。
却思故与亲,大寒索衣裘。
聪明天资高,反已亦易求。
及此早觉悟,厥疾犹可瘳。
次韵仲孺见怀十二韵
江梅飞故枝,桃李日夕更。
宰物初无心,芳菲自奔竞。
幽禽衔真如,历历唤不醒。
东里似得之,与春忘谒请。
颓然蘧庐中,槃薄天地永。
交情海沤发,吟兴秋翮劲。
璀璨十二旒,陶谢不获骋。
须知云气蒸,未害山石硬。
但君已追风,顾我犹蹇乘。
试冯作诗光,普照万物盛。
物尽照亦空,何许开绝景。
他时从此来,一眄躐千圣。
奉和御制颁赐荔枝
结实宁辞火后山,移根今照日华丹。
来从南海航千里,赐比西山药一丸。
封植自怜依禁籞,芬芳无复耀幽兰。
万年枝上风光别,尝奉宣和燕暇看。
宫使蔡太师寿诗
天贻真宰赞重熙,何日来符命世期。
五夜燕游元夕后,三阳交泰上春时。
维师事业前无吕,先觉心灵世有伊。
首斡化机熙帝载,暂休祠馆动民思。
和羹终付盐梅手,仗节难稽柱石姿。
华屋早开丞相第,衮衣新赋我公诗。
缃桃满院光风转,素李成蹊淑景迟。
鼎席具瞻何所愿,祝公眉寿等莲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