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闻 京 东 有 警 明 /宋 登 春 暮 雨 催 秋 馆 ,长 风 冷 菊 枝 。坐 中 蛩 窣 窣 ,灯 下 鬓 丝 丝 。四 海 寻 戈 日 ,百 年 为 客 时 。燕 山 新 战 后 ,乡 信 到 应 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百年(bǎi nián)的意思:百年表示一百年的时间,也指很长时间。常用于形容事物的持久和历史悠久。
鬓丝(bìn sī)的意思:指人的鬓角的头发,用以形容人的年纪已经很大。
长风(cháng fēng)的意思:长时间吹拂的风,比喻持久不衰的精神风貌或影响力。
暮雨(mù yǔ)的意思:指在傍晚或黄昏时下的雨。也用来比喻最后的希望或最后的机会。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丝丝(sī sī)的意思:细小的线或丝,形容微小细碎的事物。
乡信(xiāng xìn)的意思:指乡村之间的书信往来。也用来比喻亲友之间的书信往来。
寻戈(xún gē)的意思:寻找失散的伙伴或伴侣
燕山(yān shān)的意思:指山脉的名称,也用来形容事物的高大雄伟。
战后(zhàn hòu)的意思:指某个事件或时期发生在战争结束后的情况。
坐中(zuò zhōng)的意思:指在一群人中间占据中心位置或处于主导地位。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宋登春的《闻京东有警》描绘了一幅秋夜战乱后的画面。"暮雨催秋馆",通过傍晚的雨声催促着馆舍的寂静,营造出一种凄凉而压抑的氛围。"长风冷菊枝",秋风吹过,菊花在寒风中摇曳,暗示了季节的萧瑟和环境的清冷。
"坐中蛩窣窣",诗人身处馆内,听到虫鸣声,更显孤独与不安。"灯下鬓丝丝",灯光下,诗人独自对着镜子,看到自己两鬓斑白,流露出岁月流逝和人生漂泊的感慨。"四海寻戈日",表达了诗人四处漂泊,寻找安宁的艰辛,以及对战争的无奈。"百年为客时",进一步强调了诗人长久的离乡背井的生活状态。
最后两句"燕山新战后,乡信到应迟",点出了诗人的关注焦点——战事刚刚结束于燕山,担忧远方家乡的亲人是否平安,信件能否及时送达,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战乱带来的通信阻隔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乱背景下个人的孤独、漂泊与思乡之情,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题墨竹为西阳萧先生赋
西阳先生风节高,蚤以文翰驰英豪。
兴来为之写苍玉,便觉满纸生风涛。
长身劲气欲千丈,复有孙枝俨相向。
曾闻鸾凤下云霄,会见蛟龙起春浪。
先生静掩林中居,眼明秋水笺虫鱼。
他年东海访奇古,定载小车求竹书。
安成王子文宝持其祖遗书与古今名公诗文于丧乱中甚不易也文廷刘先生哀其志为之叙其事因附以诗
金田王郎行蹙蹙,独抱遗书如宝玉。
往时奔窜亡一纸,十日山中望天哭。
王郎苦心真可怜,与书同食仍同眠。
如何浮薄心不古,世业弃捐如粪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