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涛(bō tāo)的意思:形容波浪汹涌澎湃的样子。
不满(bù mǎn)的意思:对现状感到不满意或不满足。
二三(èr sān)的意思:指年龄较小的人,也可指年龄在二十至三十岁之间的人。
葫芦(hú lú)的意思:比喻事物的形状或状态相似。
榕城(róng chéng)的意思:指福建省福州市,因其盛产榕树而得名,也用来形容一个城市繁华、热闹的景象。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弯弯(wān wān)的意思:形容曲线或弯曲的状态。
无数(wú shù)的意思:非常多,数量极大。
折弯(zhé wān)的意思:弯曲、弯折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惠阳乘船前往榕城途中,诗人对沿途景色的观察与感受。首句“牵上榕城水渐高”,以动态的视角展现了船只缓缓前行,水面逐渐升高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行进中的韵律感。接着,“葫芦山截苦波涛”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葫芦山比作截断汹涌波涛的巨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雄伟和对水势的阻隔,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
“冬乾不满二三尺,撑折弯弯无数篙”则进一步展示了旅途中的具体情境。冬季干旱,水面低落,船只不得不依靠弯曲的竹篙来支撑,这不仅增加了航行的难度,也反映了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艰辛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深刻体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思考,既有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也有对生活挑战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孟博二首·其二
我少事远游,出门如野鹤。
藩篱脱鸡群,乘风纵寥廓。
一往四十年,平地起山岳。
世缘真梦幻,电过不可捉。
南来几万里,顾笑恍如昨。
昔如云释峤,今若龟脱壳。
朅来容江上,风物喜淳朴。
岂无乡土恋,浮念起即觉。
汝归暂欢颜,所念路悠邈。
朝行避烟瘴,夜宿傍城郭。
剩誇鱼米贱,勿说风土恶。
嚬送与笑迎,但可付一噱。
叔问观韦苏州诗至萧条竹林院风雨丛兰折幽鸟林上啼青苔人迹绝燕居日已久夏木纷成结几阁积群书时来北窗阅以为适与景会写以寄予因用韵书怀云
忧时鬓成丝,念远心欲折。
年芳岂不好,花下辄愁绝。
衰颜有时丹,病指不能结。
来往但邻翁,奇书每同阅。
迁居城北蜗庐
有舍仅容膝,有门不容车。
寰中孰非寄,是岂真吾庐。
不作大耳儿,闭关种园蔬。
茅薝接环堵,无地可灌锄。
不作下榻翁,一室谢扫除。
平生四海志,投老河鱼枯。
愿从素心人,不减南村居。
萧然冰炭外,傲睨万物初。
坐视蛮触战,兼忘糟粕书。
聊呼赤松子,伴我龟肠虚。
夜寒大风汹汹不能寐用前韵作一首
朔风如长兵,犀兕贯七属。
寥寥挟霜露,浩浩入空曲。
羁禽无安巢,冻兽吼冰谷。
枯摧卵压山,石走尘飞曲。
终朝恣飘鼓,众窍如歌哭。
客怀正无聊,默念叹鸿鹄。
穷愁巧相寻,夜气恐将梏。
羲娥不我待,始姤今已复。
黄昏歌苦寒,达旦几翻覆。
悲蛩尚啾喧,饿鼠时踯躅。
青编置床头,芸竹有馀馥。
枯肠浪自苦,无食安能续。
平生仅识字,无地寄双足。
呼僮屏书眠,传记真举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