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桂轩相者》
《赠桂轩相者》全文
明 / 皇甫汸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尘喧(chén xuān)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喧嚣不安的景象,也可用来形容世俗纷扰、喧闹不安的社会环境。

多少(duō shǎo)的意思:表示数量或程度的不确定,有时也表示询问。

桂丛(guì cóng)的意思:指许多优秀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片繁荣的景象。

攀花(pān huā)的意思:攀花指的是为了追求名利而不择手段、不顾原则、不顾后果地向上攀升。

荣枯(róng kū)的意思:指人事物的兴盛和衰败,荣华富贵和贫困困苦的对比。

三公(sān gōng)的意思:指官员的三个职务,分别是公事、公款、公车,也泛指官员的权力、财物和特权。

物色(wù sè)的意思:寻找;搜寻

眼中(yǎn zhōng)的意思:眼睛里的中心,指非常重视、看重的对象。

总是(zǒng shì)的意思:始终如一,一直都是这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于桂丛中的相者,对世间繁华与荣枯持有超然态度的形象。首句“心厌尘喧隐桂丛”,点明了相者远离尘嚣,选择隐居于桂树环绕之地的生活方式,表达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接着,“犹将物色阅三公”,意为尽管身处隐逸之中,但相者依然以观察世间万物的姿态,审视着权贵阶层的兴衰更迭,展现了他对于社会动态的洞察力和对权力游戏的深刻理解。

后两句“长安总是攀花者,多少荣枯在眼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长安作为古代中国的政治中心,象征着权力与荣耀的汇聚地。相者以“攀花者”自喻,形象地描绘了那些追逐权力与地位的人们,他们的荣华与衰败在他眼中一览无余。通过这句诗,诗人巧妙地揭示了权力与荣耀背后的虚幻与短暂,以及对人性中贪婪与追求的深刻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位隐居相者的视角,反映了对社会现象的独到见解,以及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世态炎凉的洞察和对人生真谛的探求。

作者介绍
皇甫汸

皇甫汸
朝代:明

(1497—1582)明苏州长洲人,字子循,号百泉。皇甫录第三子。嘉靖八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官至云南佥事,以计典论黜。好声色狎游。工诗,尤精书法。有《百泉子绪论》、《解颐新语》、《皇甫司勋集》。 
猜你喜欢

独酌试药玉滑盏,有怀诸君子。明日望夜,月庭佳景不可失,作诗招之

镕铅煮白石,作玉真自欺。

琢削为酒杯,规摹定州瓷。

荷心虽浅狭,镜面良渺弥。

持此寿佳客,到手不容辞。

曹侯天下平,定国岂其师。

一饮至数石,温克颇似之。

风流越王孙,诗酒屡出奇。

喜我有此客,玉杯不徒施。

请君诘欧、陈,问疾来何迟。

呼儿扫月榭,扶病及良时。

(0)

元祐六年六月,自杭州召还,汶公馆我于东堂,阅旧诗卷,次诸公韵三首·其一

半熟黄粱日未斜,玉堂阴合手栽花。

却寻三十年前味,未饭钟时已饭茶。

(0)

偶于龙井辩才处得歙砚,甚奇,作小诗

罗细无纹角浪平,半丸犀璧浦云泓。

午窗睡起人初静,时听西风拉瑟声。

(0)

蜀僧明操思归书龙丘子壁

久厌劳生能几日,莫将归思扰衰年。

片云会得无心否?南北东西只一天。

(0)

宋复古画《潇湘晚景图》三首·其三

咫尺殊非少,阴晴自不齐。

径蟠趋后崦,水会赴前溪。

自说非人意,曾经入马蹄。

他年宦游处,应指剑山西。

(0)

次韵张十七九日赠子由

千戈万槊拥笓篱,九日清樽岂复持。

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

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

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鄂尔泰 裴夷直 吴兆骞 上官仪 杜审言 唐求 朱弁 王仁裕 商景兰 沈德潜 富弼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