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仲遗蛤蜊》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吴 正 仲 遗 蛤 蜊 宋 /梅 尧 臣 紫 缘 常 为 海 错 珍 ,吴 乡 传 入 楚 乡 新 。樽 前 已 夺 蟹 螫 味 ,当 日 莼 羹 枉 对 人 。
- 注释
- 紫缘:指紫色的贝类或海产,因其罕见而珍贵。
海错:海中的各种珍奇异物,包括贝类、鱼类等。
吴乡:古代江南地区,这里指吴地。
楚乡:古代南方地区,这里指楚地。
夺:夺取,引申为超越或胜过。
蟹螯味:蟹的美味,比喻其他海鲜的鲜美。
当日:当时,指过去的某个时刻。
莼羹:一种以莼菜制成的汤,古代江南名菜。
枉对:白白面对,意指辜负了。
- 翻译
- 紫色的缘分常常被视为珍贵的海产
这种美食从吴地传入楚地,成为新鲜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吴正仲遗蛤蜊》。诗中通过"紫缘常为海错珍",描绘了蛤蜊作为珍贵的海产,深受人们喜爱。"吴乡传入楚乡新"则暗示了这种美食从吴地流传到楚地,成为新的美食风尚。接着,诗人通过"樽前已夺蟹螯味",表达了蛤蜊的美味甚至可以媲美蟹螯,令人回味无穷。最后一句"当日莼羹枉对人",则以对比的方式,惋惜地感慨如果早知蛤蜊如此美味,之前对着莼羹(江南名菜)或许就显得有些多余了。整体上,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赞美了蛤蜊的鲜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食的享受和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杂诗·其十四
晨炊未登盘,饥肠已戚戚。
欲问堂上人,先闻发叹息。
苟念一饷饥,况艰终岁食。
茫茫九州间,几人悲罄室。
吾欲呼天工,驱雷驾云龙。
十日一风雨,五谷年常丰。
佩刀化为农,孙哺百岁翁。
完助阴阳功,不顾吾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