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晚归望月》
《晚归望月》全文
宋 / 刘攽   形式: 古风  押[径]韵

落日城头深林已微暝。

相携明月诘曲穿缭径。

稍稍鸟栖,四风乱钟磬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城头(chéng tóu)的意思:指在城墙上,多指在高位上。

诘曲(jié qǔ)的意思:指正直坦率,不回避问题,直截了当地问责他人。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鸟栖(niǎo qī)的意思:指鸟类栖息在树上,比喻人在某个安全、稳定的地方居住或依附。

稍稍(shāo shāo)的意思:稍微、有点儿

深林(shēn lín)的意思:指茂密的森林,也比喻深奥、复杂的事物或情况。

相携(xiāng xié)的意思:一起前进,共同努力

携步(xié bù)的意思:携带行走,一同前行。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晚归图景。诗人刘攽以细腻的笔触,将夕阳西下、夜幕初降的景象与归家途中所见的自然风光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首句“落日隐城头”,以“隐”字生动地描绘了夕阳缓缓沉入城楼之上的景象,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归家的温馨。接着,“深林已微暝”一句,通过“微暝”二字,渲染了森林中逐渐暗淡的光线,为整个画面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静谧。

“相携步明月,诘曲穿缭径”则展现了诗人与同伴在月光下漫步的情景,曲折的小径与皎洁的月光相互映衬,营造出一种和谐与宁静之美。这里的“诘曲”和“缭径”不仅描绘了小路的蜿蜒曲折,也暗示了归途的漫长与探索的乐趣。

“稍稍归鸟栖,四风乱钟磬”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夜晚的宁静与和谐。归鸟的栖息象征着一天劳作的结束,而“四风乱钟磬”则可能是指风吹过时,远处寺庙传来的钟声与磬声交织在一起,给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宗教的庄严与内心的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归家途中情感的微妙捕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力和对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和情感的流露,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那份淡淡的喜悦与满足,以及对自然与生活的深深热爱。

作者介绍
刘攽

刘攽
朝代:宋   字:贡夫   号:公非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生辰:1023~1089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猜你喜欢

乙丑中秋与山僧数辈自虎邱灵岩泛太湖登洞庭东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没如大圆镜见百千万亿青螺髻然瑰玮绝特盖入眼未之见恨风作不能过西山睹林屋洞天之胜然已得其彷佛矣·其一

太湖三万六千顷,如今试吞无一毛。

目力未应论近远,泰山之本只秋毫。

(0)

挽彦承知监

蚤年独出弃繻关,肯作辕驹老故山。

澒洞烟尘尝解难,从容矢石敢投艰。

尚馀长短苏张术,不值风云楚汉间。

还想湖湘对床酌,泪滂原草不胜斑。

(0)

句·其一

暮云春雪江南北,回首人生叹路歧。

(0)

琴调相思引.同子高舣舟叶家庄

夹岸垂杨步障深。露桥横截影沈沈。

数家篱落,一晌晚凉侵。

闲倚短篙停夜月,静看双翅落栖禽。

久无羁思,前事忽惊心。

(0)

挽陈和仲二首·其二

川流近海学易至,源出慈湖派独清。

进佩龙泉秋水洌,退怀骊颔夜珠明。

介真不以三公易,枉自无容一尺轻。

年未半生纡远道,哀哉何限不平鸣。

(0)

和郭信可秋夜有怀

又是山寒水绿秋,年华冉冉鬓边流。

一声孤雁人千里,三点寒更月半楼。

宦海浮生成底事,骚人彻骨是长愁。

天空地迥凄凉夜,一曲商歌一掉头。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杜杞 郑虔 连南夫 韩嘉彦 刘友 恒超 柳公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