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赠 竟 陵 卢 使 君 虔 别 唐 /孟 郊 赤 日 千 里 火 ,火 中 行 子 心 。孰 不 苦 焦 灼 ,所 行 为 贫 侵 。山 木 岂 无 凉 ,猛 兽 蹲 清 阴 。归 人 忆 平 坦 ,别 路 多 岖 嶔 。赖 得 竟 陵 守 ,时 闻 建 安 吟 。赠 别 折 楚 芳 ,楚 芳 摇 衣 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别路(bié lù)的意思:指与他人的道路分别,各自走不同的路。
不苦(bù kǔ)的意思:不感到苦痛或困难。
赤日(chì rì)的意思:指炎热的夏日,太阳照射得非常猛烈。
归人(guī rén)的意思:指回归故乡或回归原来的状态。
建安(jiàn ān)的意思:
◎ 建安 jiàn’ān
[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东汉献帝刘协的年号(公元196—219年)
汉末 建安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焦灼(jiāo zhuó)的意思:形容心情焦急、忧虑不安。
苦焦(kǔ jiāo)的意思:形容痛苦焦虑。
赖得(lài de)的意思:指依附得住,坚持得住。
猛兽(měng shòu)的意思:指凶猛的野兽。比喻凶猛的人或事物。
平坦(píng tǎn)的意思:形容平凡无奇,没有特色或特点。
千里(qiān lǐ)的意思:指很远的距离。
岖嵚(qū qīn)的意思:形容山势险峻,道路曲折难行。
山木(shān mù)的意思:指山林中的树木,比喻人才。
行子(háng zǐ)的意思:指走路的样子,也用来形容行走的方式或态度。
行为(xíng wéi)的意思:
◎ 行为 xíngwéi
[action;behavior;conduct] 行伪。谓举止行动;指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表活动衣襟(yī jī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道德或仪表。
赠别(zèng bié)的意思:赠送礼物并告别。
中行(zhōng xíng)的意思:指正直、廉洁的行为,也可指行走中间,不偏不倚。
- 注释
- 赤日:烈日。
火:比喻炎热。
行子:行走的人。
心:内心。
苦焦灼:痛苦急切。
贫侵:贫困的生活。
山木:山上的树木。
猛兽:凶猛的野兽。
清阴:阴凉处。
归人:归乡的人。
平坦:平坦的道路。
岖嵚:崎岖。
竟陵守:竟陵的官员。
建安吟:建安时期的诗歌。
赠别:临别赠物。
楚芳:楚地的香草。
衣襟:衣服的边缘。
- 翻译
- 烈日下千里如火,行者心中充满煎熬。
谁不感到痛苦和急切,只因追求的是贫困中的生存。
山中的树木或许有清凉,但凶猛野兽却占据着阴凉之地。
归乡的人怀念平坦道路,而离别之路却多是崎岖不平。
幸好有竟陵太守,时常吟诵建安诗篇。
临别之际,他折下楚地的香草赠我,那香气随风摇曳在衣襟间。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炎热夏日的景象,开篇便以“赤日千里火”强烈地表现了酷热的气候。紧接着,“火中行子心”则透露出诗人在这种环境下的内心感受,是一种炽热而坚定的决心或情操。
然而,这种热度并非完全是自然景象所致,"孰不苦焦灼"一句表明,在这样的环境下,无论是谁都难免会感到痛苦和煎熬。"所行为贫侵"则暗示,诗人可能是在为贫困或弱势群体发声,他们的处境如同被烈日炙烤。
接下来的“山木岂无凉”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自然界中连树木也不再是清凉的避难所。"猛兽蹲清阴"则描绘了一幅动物为了寻求片刻的清凉而蜷缩在稀少的阴凉处的情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物在酷热中挣扎求生的场景。
“归人忆平坦”表达了诗人对于平坦大道的怀念,这里的"平坦"不仅指物理上的平坦,更有情感上的平稳与安逸。相对的,“别路多岖嵚”则形象地描绘了离别之路的艰辛和曲折。
“赖得竟陵守,时闻建安吟”一句,"竟陵守"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而"时闻建安吟"则表明诗人偶尔听到来自建安(今福建)的地方歌谣,这里的"吟"字暗示了一种悠扬的歌声。
最后,“赠别折楚芳,楚芳摇衣襟”则是诗人在与友人告别时所做的情感寄托。"楚芳"可能是一种香草或花卉,而"摇衣襟"则形象地表达了友人的动作,或许是在告别之际的某种仪式。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事变化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操以及对于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一丝离别时的哀愁。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