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长安(cháng ān)的意思: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或地方
纷纷(fēn fēn)的意思:形容事物多而杂乱,众多的样子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宫树(gōng shù)的意思:指宫殿中的树木,比喻权势显赫的人物。
关闭(guān bì)的意思:指在关门之际抓住窃贼,比喻在事情即将结束或失败之际,抓住罪犯或揭露真相。
禁钟(jìn zhōng)的意思:指禁止敲打钟鼓,比喻对某种行为或活动进行限制或禁止。
鸣珂(míng kē)的意思:指人才得以施展才华、展示才能。
上书(shàng shū)的意思:上书是一个动词成语,指的是将文字写在书籍、文件等物品上面。
黍谷(shǔ gǔ)的意思:黍谷指的是黍稷和谷物,用来比喻丰收的农田或者富饶的乡间。
双阙(shuāng quē)的意思:双阙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思是两座城门。它用来形容两座城门紧紧相邻,相互对峙的景象。
祠官(cí guān)的意思:指封建时代以祭祀祖先为名义,实际上却滥用职权、贪污受贿的官员。
太史(tài shǐ)的意思:太史是指古代官职,负责编纂历史和记录史事。在成语中,太史常常用来形容人的学识渊博、博学多才。
问礼(wèn lǐ)的意思:向对方问候、致意。
先驱(xiān qū)的意思:指引领前进的人,开创者。
玄关(xuán guān)的意思:指进入房屋的门廊或过道。
云门(yún mén)的意思:指门上有云气,形容宏伟壮丽的建筑。
斋居(zhāi jū)的意思:指修行者在清静的地方专心精神修养,远离尘嚣纷扰的居住状态。
子月(zǐ yuè)的意思:指农历中的十二个月份中,最后一个月份,即腊月。
- 鉴赏
这首《长安冬至》描绘了明朝董其昌笔下冬至时节长安城的景象与氛围。诗中以“子月风光雪后看”开篇,点明时令与天气特点,雪花覆盖下的长安城景致格外引人入胜。接着,“新阳一缕动长安”,阳光初照,为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温暖,生动展现了冬至日的自然变化。
“禁钟乍应云门曲,宫树先驱黍谷寒”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钟声与云门曲相呼应,仿佛在诉说着历史的回响;同时,宫树在寒风中摇曳,预示着即将到来的节气变化。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对皇家仪式和传统节庆的尊重与敬畏。
“台上书祥传太史,斋居问礼向祠官”则进一步展示了冬至日的文化活动与宗教仪式。太史记录祥瑞之事,斋居之人向祠官请教礼仪,体现了古人对天象、历史、文化与宗教的重视,以及对秩序与传统的坚守。
最后,“纷纷双阙鸣珂下,未觉玄关闭独难”描绘了人们从皇宫门前走出的情景,尽管外界可能还有些寒冷,但人们并未感到闭塞或困难,展现出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整个画面既宏大又细腻,既有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有文化活动的庄重,充分展现了董其昌对中国传统文化深刻的理解与独特的艺术表现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韬志三章简厉山人·其一
韬志汎群籍,揽古每疑今。
皭然持牖光,未许窥元深。
出门遇田父,罢刈披野衿。
目审空鸟飞,谓当来日阴。
专听鲜旁务,抚籁皆得音。
抱鉴蒙垢埃,负天惭吾心。
吾友栖鹳江,著书慰夙任。
应探皇古藏,一弄庖牺琴。
中秋与同寅团亭赏月
八月忽又半,诸公集此亭。
此亭幽且䆳,贮月不用扃。
娟娟一轮满,碾破秋天清。
天空净如洗,点翳无留停。
有酒多且旨,有殽椒斯馨。
有客况骨肉,言笑俱忘形。
酒酣各赋诗,琳琅响中庭。
光燄不可秘,翻恐劳天丁。
人生类萍梗,南北随飘零。
去去看月伴,落落如辰星。
今夕复何夕,不饮空自醒。
夜深凉露下,月侧窥疏棂。
人散天宇阔,西风吹鹤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