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阿母(ā mǔ)的意思:指儿女对母亲的尊称,也可泛指对年长妇女的尊称。
春深(chūn shēn)的意思:形容春天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海曲(hǎi qǔ)的意思:指大海的波浪翻腾、起伏不定的样子。也用来形容事物变化不定或情绪激动。
虎竹(hǔ zhú)的意思:指人勇猛刚强,有才干而又有节操。
锦帐(jǐn zhàng)的意思:指华丽、美丽的帐幕,比喻美好的事物或境地。
可怜(kě lián)的意思:
[释义]
(1) (形)基本义:值得怜悯。
(2) (动)怜悯。
(3) (形)(数量少或质量坏到)不值得一提。
[构成]
动宾式:可|怜
[例句]
可怜的孩子。(作定语)不能可怜人。(作谓语)知识贫乏得可怜。(作补语)母家(mǔ jiā)的意思:指一个人的原籍或祖籍。
三千(sān qiān)的意思:形容非常多,数量巨大。
桐花(tóng huā)的意思:指人生短暂,比喻时光易逝,生命短暂。
越人(yuè rén)的意思:指外地人或外国人。
竹西(zhú xī)的意思:指人品高尚,操守正直,不受外界诱惑。
- 注释
- 海曲:海边的弯曲道路。
春深:春天深入,指春季已晚。
满郡霞:满城的晚霞。
越人:古代对南方沿海地区人的称呼。
刺桐花:一种观赏植物,原产于印度,有鲜艳的花朵。
可怜:可爱,引申为令人怜爱。
虎竹:古代宫殿或贵人家中的装饰物,这里可能指华丽的帘子。
西楼:西边的楼阁。
色:色彩,景象。
锦帐:用锦绣装饰的帷帐,常用来形容豪华的居所。
三千阿母家:指极尽奢华,如神话中王母娘娘的居所。
- 翻译
- 海边春天深深沉醉在满城的晚霞中,
越地的人们多种植着美丽的刺桐花。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首句"海曲春深满郡霞"中,“海曲”指的是泉州附近的海滨地带,“春深”表达了春天到了繁盛的时候,而“满郡霞”则形象地描述了春光满溢,好像整个郡县都笼罩在一片光辉之中。
紧接着的"越人多种刺桐花"展现了诗人对地方特产和习俗的观察。越人,即古代居住在中国东南部的民族,喜欢种植一种叫做“刺桐”的植物,其花朵美丽而引人注目。这两句通过春天的景色和当地人的生活情趣,为诗歌增添了一份生动性。
第三句"可怜虎竹西楼色"中,“虎竹”是一种竹子,形状像老虎一样威猛,这里用来形容西楼的颜色,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印象。"西楼"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而“可怜”二字则流露出一丝淡淡的情感。
最后一句"锦帐三千阿母家"表达了对母亲家中的思念和温馨。"锦帐"形容的是精美的床幔,"三千"则是数量上的夸张,用来强调诗人对家的深厚情感。"阿母家"直接指代的是诗人的母亲家,流露出对家庭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个人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美好的一种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病中和东里寺中作
陋质百不能,补败倚师友。
东里丈人行,幸忝巾屦后。
君诗如秋霁,峭绝森碧岫。
又如万古壑,潺湲泻寒溜。
一手转机轴,四顾无匹偶。
明窗一披读,张胆不论斗。
愿分有馀光,屡夺自醉酒。
驽骀费剪拂,鞭策谁可久。
徂暑变新凉,一气分六九。
逼仄尘区间,蒸郁未改旧。
心逐林泉佳,病滋面目丑。
起来强力贫,宁敢继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