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诗》全文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衡山(héng shān)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道德修养很好。
江湖(jiāng hú)的意思:指社会上的浮动人员、游离人士,也指江湖中的各种事物和活动。
九霄(jiǔ xiāo)的意思:形容非常高远,极其广阔。
南溟(nán míng)的意思:指南方的大海,也泛指辽阔的海洋。
濡沫(rú mò)的意思:形容事物表面的浮薄、虚幻,或形容言语虚浮无实。
山首(shān shǒu)的意思:指山的顶端或最高处。
四豁(sì huō)的意思:指心胸开阔,豁达大度。
五岭(wǔ lǐng)的意思:指中国境内的五大山脉,也用来形容山岭重叠、连绵不绝的景象。
虚恬(xū tián)的意思:虚假的谦虚,虚伪的谦虚。
运目(yùn mù)的意思:指运气好,目标顺利达成。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衡山之巅,远眺南方五岭尽头的壮丽景象。首句“北眺衡山首,南睨五岭末”展现出诗人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他极目远望的开阔视野。接下来,“寂坐挹虚恬,运目情四豁”两句,描绘了诗人静坐于山顶,心神宁静,目光所及之处,天地间的一切都显得格外宽广和宁静。
“翔虬凌九霄,陆鳞困濡沫”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空中飞翔的龙(虬)与地面上被困在水中的鱼进行了对比,形象地表达了对自由与束缚的思考。最后,“未体江湖悠,安识南溟阔”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指出只有经历了广阔江湖的游历,才能真正理解大海的浩瀚无垠。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体现了魏晋时期文人对宇宙、生命和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