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9月06日(农历七月十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苑中寓直记事四首·其四》
《苑中寓直记事四首·其四》全文
明 / 夏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新赐文舟汎碧澜,扣舷容与奇观

菱䈑簇簇花锦荷盖亭亭翠玉盘。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簇簇(cù cù)的意思:形容聚集在一起的样子。

翠玉(cuì yù)的意思:形容美丽的玉石。也指美丽的女子。

荷盖(hé gài)的意思:指承担责任或负重的人。

花锦(huā jǐn)的意思:形容色彩绚丽多彩,美丽耀眼。

扣舷(kòu xián)的意思:指船只靠近岸边或码头时,用舷梯等东西固定船身,使其稳定。

奇观(qí guān)的意思:指罕见、不可思议的景象或事物。

容与(róng yǔ)的意思:容忍和宽恕。

亭亭(tíng tíng)的意思:形容婀娜多姿、姿态优美的样子

团花(tuán huā)的意思:形容人多且各有特色,繁荣昌盛。

文舟(wén zhōu)的意思:指文采卓越的才子。

玉盘(yù pán)的意思:指玉制的盘子,比喻珍贵而美好的事物或机会。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夏言的《苑中寓直记事四首(其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园林景象。"新赐文舟汎碧澜",诗人乘坐新近获得的文舟,在碧绿的湖面上畅游,展现了他内心的喜悦和对朝廷恩赐的感激。"扣舷容与得奇观",轻轻敲击船舷,诗人悠然自得,欣赏着眼前的奇异风光。

"菱䈑簇簇团花锦",这里的"菱䈑"指的是菱角,诗人用"簇簇团花锦"来形容它们密集而色彩斑斓的样子,如同锦缎般绚丽。"荷盖亭亭翠玉盘",则将荷叶比作翠绿的玉盘,形象地描绘了荷叶挺立水面,宛如玉质的圆盘,清新雅致。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皇家苑囿中的自然之美,以及诗人寓居其中时的闲适心情,体现了明代士大夫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作者介绍
夏言

夏言
朝代:明   字:公谨   籍贯:江西贵溪   生辰:1482—1548

夏言(1482—1548),字公谨,汉族,江西贵溪人。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猜你喜欢

怀溧尹王从喜

记得空堂酌我时,角巾清夜雨丝丝。

道机谈罢双凫去,秋草芊芊满路岐。

(0)

五首·其一

沤篮池头独望,碧水沉沉不流。

篱草半成萤火,残阳却傍高楼。

(0)

紫丝怨

妾本瀛洲洲上女,自小不曾窥外户。

感君恩爱与君深,雾阁云甍杳无路。

空将红叶寄相思,亦有双鱼传尺素。

君家与妾邻苑墙,暮暮朝朝几断肠。

夜雨灯寒怨瑶琴,春风泪落失红妆。

知君自是文章士,妾亦能吟书与史。

凤胎龙子照芳春,尽道风流世无二。

岂惟君情与妾心,两家大人亦如此。

不知妾命自秋蓬,去年谬许戎家子。

君虽多情情亦薄,当时但见功名乐。

携书挟剑游上京,宁怜风雨凋花萼。

妾亦匆匆去乡里,香书未动悲风起。

萱花堂前一见君,饮恨吞声隔生死。

君虽不言妾已知,似恐鸿鹄滞游丝。

妾身虽称窈窕姿,受恩知恩不复疑。

宿缘已付金井索,往事空悲纨扇词。

君乘青骢妾乘车,白蘋洲前相送时。

明霞有意伴孤鹜,清夜何人歌伏雌。

君恩深沉比沧海,能保明年妾身在。

试将象篦表幽衷,更结同心待君解。

君上青霄应念妾,小字红笺仍万叠。

轻尘霏霏荡红雪,一步一顾肠断绝。

寒泉堕滩水呜咽,银钿中分宝钗折。

绣鞯萧萧轮曳曳,古杨无风下黄叶。

天长地久今朝别,有梦难逢泪空血。

苍天苍天高截截,人生何为罹此业。

为君一死尽妾心,他日君来空马鬣。

(0)

中秋对月

日落崦嵫云半赭,乌鸦啼碎鸳鸯瓦。

海东雪浪摇冰城,惊落银河向城泻。

瑶轮隐隐骖素龙,木犀花间双兔雄。

开元李郎厌花坞,霓裳一曲聆天风。

长生殿前人对月,渔阳鼙鼓兵如雪。

满路杨花碎马蹄,至今坡草沾鸾血。

君不见今人古人一杯酒,谁人扙泪谁开口。

蟋蟀频惊在户庭,西风不独衰蒲柳。

子卿去日尚丁年,定远归来空白首。

请君当筵对月听高歌,惟有尊中月色多。

(0)

天上谣

玉兔新生乳凤鸣,小仙携瑟唤飞琼。

霓裳歌舞方重按,已道人间有此声。

(0)

古意四首·其一

王昌娶少妇,日夕盛弦歌。

妾亦有秦筝,夫婿戍交河。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周馨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